半途而废的成语故事超精彩
说到“半途而废”,这个成语背后其实藏着一个相当精彩的故事,它告诫我们做事贵在坚持,一旦开始就不应轻易放弃。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战国时期的著名纵横家鬼谷子,他不仅培养了苏秦和孙膑这两位杰出的弟子,还有一个名叫张仪的徒弟,也颇具才智。
据说,张仪最初跟随鬼谷子学习时,并不像苏秦那样展现出过人的天赋和决心。在学习的过程中,张仪常常感到枯燥乏味,觉得这些谋略和辩术难以派上用场,于是心生退意,打算中途放弃。他多次向鬼谷子表达了自己学业的懈怠和对未来的迷茫。
鬼谷子看出了张仪的心思,但并没有直接责备他。相反,他给张仪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乡下人偶然捡到了一块璞玉,他不知道那是什么,就随手扔在了路边。后来,一个玉匠路过看到了这块璞玉,经过仔细辨认,发现那是一块未经雕琢的宝玉。玉匠非常高兴,用高价买下了这块璞玉,并将其精心雕琢成了一块无价之宝,佩戴在身上,受到了众人的赞叹。
鬼谷子对张仪说:“这块璞玉就像是你的才华,如果你半途而废,就像是将这块璞玉随手丢弃,最终只会让它埋没无闻。只有经过刻苦学习和不断磨练,你的才华才能像这块璞玉一样,最终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张仪听后深受触动,他明白了鬼谷子的话,决心继续努力学习。他刻苦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辩才和谋略,最终成为了一名杰出的纵横家,在战国时期纵横捭阖,名扬天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最终取得成功。就像张仪一样,只有经过不断的努力和磨练,才能将自身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