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曾相识系列之三

立夏之补,尽显于一日三餐之中
随着立夏的脚步日渐临近,菜市场的摊主们纷纷推荐着当季的蔬菜。黄瓜顶花带刺,莴笋新鲜脆嫩,茭白洁白,这些都是季节的恩赐,也是立夏之补的重要食材。如何补才是正确的呢?
俗话说得好,“千补万补,不如立夏一补”。立夏是,身体需要从“生发”转向“长养”。吃得太油腻容易上火,吃得太素则容易乏力。需要荤素搭配得当,才能起到最佳的补益效果。
传统的补益方式中隐藏着生活的智慧。想起外婆家的立夏饭,她总会用五色豆混合糯米,煮成一锅香气扑鼻的饭食。赤豆利水,黄豆补蛋白,黑豆补肾,青豆促消化,绿豆清热,正好符合立夏“清补养心”的原则。立夏蛋也是传统之一。妈妈总会提前一天煮出茶叶蛋,用核桃壳染得红亮,再编个蛋兜挂在我脖子上。鸡蛋含优质蛋白,茶叶里的多酚抗氧化,核桃壳煮的蛋还有补肾的效果。
除了老传统,新的做法也能达到补益的效果。比如黄瓜炒肉片,黄瓜脆嫩,肉片滑溜,清香里带着,既清爽又不油腻,既补充了蛋白质,又满足了味蕾的需求。西葫芦蒸牛肉更是妙不可言,西葫芦水分足能润夏燥,牛肉高蛋白易消化,撒把葱花更是鲜美无比。这些新菜式与外婆的五色饭、妈妈的茶叶蛋共同构成了日常生活的两条线,一头牵着传统,一头系着现活。
去年立夏,我为外婆做了一道茭白炒肉丝。茭白是她喜爱的“立夏三白”之一,肉丝切得细细滑滑,炒出来鲜嫩可口。她品尝后笑得眼睛成一条缝,称赞这新做法更加鲜美。
这个立夏,你家的饭桌上会有什么呢?其实补不补的并不复杂,只需把当季的菜和喜欢的肉搭配在一起,炒一炒、蒸一蒸。无论是爸爸剥好的煮鸡蛋,还是妈妈熬的立夏粥,或是自己新学的莴笋木耳炒肉丝,都是家的味道,都是立夏最“补”的味道。
今年的立夏你打算做什么菜呢?是翻出老菜谱做一道五色饭?还是尝试新学的西葫芦蒸牛肉?或者像我一样,既做道传统的肉末蒸鸡蛋,再添盘清爽的黄瓜炒肉片?不论吃什么,只要餐桌旁有熟悉的人,饭菜间弥漫着烟火气,这便是立夏最补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