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上海南站到外滩有多远(详细资料介绍)

上海南外滩地区,高耸着十多栋价值的办公大楼,许多知名的金融机构都在此运营,每天有3.3万多名白领在此出入。在过去十年里,这些高端写字楼中的白领们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从地铁站到办公楼的公交数量不足,路线稀少,步行至少需要15到20分钟。在上下班高峰期,共享单车甚至成为了白领们竞相追逐的对象。今年一月,南外滩地区推出了一项创新服务——“南外滩金融直通车”。这并不是传统的公共交通,也不是某家企业的专属班车,而是面向区域内参与建共建单位的员工开放。在南外滩这个无围墙的“园区”内,只要员工参与了区域化建活动,他们就可以享受到这项便捷的交通服务。“南外滩金融直通车”迅速成为南外滩白领们的网红短驳车。
今年9月19日下午,黄浦区举办了一场名为“零距离家园开放麦”的活动。活动以“政企合作,高效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了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小东门街道负责人等共同参与讨论。活动中分享了“南外滩金融直通车”的开通故事。董家渡地区曾是古老的城市中心,如今已成为黄浦金融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沿江地区正在打造外滩金融集聚带。小东门街道张沈彬介绍,董家渡地区的工作人口已经超过了居住人口。为适应这一变化,街道的服务理念也开始从单纯服务居民向服务居民和服务企业并重转变。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街道首先深入了解了企业的实际需求。经过调查,许多企业反映最迫切的问题是从地铁站到办公楼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当时一位企业老总坦言,由于公司八成员工是女员工,穿着正式套装和高跟鞋骑自行车的困扰让她们苦不堪言。”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街道与久事巴士合作,通过引入短驳车的方式打通这“最后一公里”。南外滩沿线至少有11家企业对此表达了强烈需求,希望街道能搭建平台与巴士服务提供方对接。经过多次商讨和合作,街道通过黄浦区慈善会成立了一个专项来支持短驳车的运营。这一服务模式的成功开通关键在于南外滩各企业的团结协作和建引领。“久事集团作为区域化建的成员单位提供了短驳车服务,而外企德科、太保集团等也是建成员单位也为短驳车的运营提供了帮助。”张沈彬说。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黄晓春认为,“南外滩金融直通车”的成功开通展示了基层治理的创新方式。随着社区居住结构的变化,公共服务模式也需要创新。小东门街道通过建引领将不同企业串联起来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他还建议街道在未来进一步建立企业间的互联互通实现共赢的局面。“零距离家园开放麦”是黄浦区最新的开放交流平台旨在聚焦基层治理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邀请社会共同参与讨论和寻找解决方案。这次活动中大家纷纷对“南外滩金融直通车”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共同为基层治理出谋划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