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carlife和亿联(详细资料介绍)


丹凤千字科普:carlife和亿联(详细资料介绍)  

你是否已经深度使用手机和车机互联功能?买车时,你是否坚持要选择带有Carplay或类似功能的车机系统?又或者你仍习惯使用手机支架进行导航?又或许你已经完全被车机上的各种炫酷功能所吸引,几乎不再使用手机?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手机和车机互联的一些新鲜事,并分享一些关于Vivo旗下的Jovi车载的新发现。

一、手机与车机互联的历程

在早年,汽车厂商对车机互联并不重视,那时的车机大多注重空调、收音机和音乐播放。随着手机的飞速发展,第三方厂商开始尝试将手机和车机连接,实现更多功能,由此诞生了苹果Carplay和百度CarLife。那个时代的车辆,只要配备其中之一,使用体验都会有极大的提升。

再往后,随着国产车的崛起,车机技术发展迅猛,无论是大屏、安卓平台还是软件商店、在线OTA等,都使车机朝着手机或平板电脑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车机本身的功能,逐渐抛弃了手机。

二、各种方案的对比

我亲自体验过Carplay、CarLife以及车机自带功能,下面简单分享一下我的使用心得。

Carplay:这个方案是我使用最多的,实际体验最稳定、最流畅。苹果早期就开始布局Carplay,现在许多主流品牌都支持此功能。

百度CarLife:虽然早期在国内车型上有所发展,但一直存在兼容性和稳定性问题。如车机版本过老、手机升级后不支持连接、连接时必须开启U调试模式等问题。即使到现在,其流畅度仍令人担忧。

华为鸿蒙HiCar:评价较好,但本人尚未使用,故在此不多加评论。

汽车自带车机:这类车机一般与车辆匹配度较高,还能联动灯光、HUD等。但不少品牌的车机存在升级慢的问题。例如我的车子,车机已经一两年没有升级了。一些车型的车机及app升级较频繁,但功能升级相对保守。

三、Vivo Jovi In Car与Oppo CarLink的使用体验

最近我买了一部Vivo手机,意外发现其车机互联平台Jovi In Car也达到了可用程度。关于Jovi In Car和Oppo的CarLink,下面是我的使用体验。

连接兼容性方面,Vivo和Oppo的车机互联平台采用了十分友好的方式。它们并没有完全独立开发车机端兼容性平台,而是支持CarLife、亿联、ICCOA等已有车机互联平台的协议。只要车机搭载这些协议,Vivo和Oppo的手机就能轻松连接到车机。这一点值得称赞!最近,Vivo的Jovi In Car甚至支持了Carplay协议,这确实令人惊喜。

连接易用性方面,我的车机具备wifi和蓝牙功能,因此支持有线和无线两种手机连接方式。实际操作中,Vivo的操作稍显复杂。初次连接时,需打开设置,选择其他网络和连接选项,然后进入智能车载。

对于有线连接,插上数据线,点击车机的亿联或Carlife,再在手机上点击开始连接即可。若连接不成功,需检查数据线是否便宜,以及是否插在了车子的数据U口上。

无线连接则更为复杂,需先让手机开启无线热点并与车机连接,然后连接蓝牙。接着打开车机的亿联或Carlife,最后点击手机上的开始连接。

使用体验方面,连接成功后,车机界面显示清晰。布局合理,显示效果良好。设置方面相对丰富。但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深色模式无法与车子的大灯联动,以及在手机上打开、百度地图时会出现闪退情况。这些问题期待Vivo能尽快修复。

Vivo车机互联给我带来了惊喜。虽然近年来各厂商逐渐抛弃三方互联平台,致力于打造各自的车机系统,但三方平台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希望手机厂商能继续在这个领域开辟出更好、更独特的互联平台。你对手机互联的看法是怎样的?是喜欢使用车机的酷炫功能还是坚持使用手机互联?或者仍然坚持使用手机支架呢?一起来聊聊吧!欢迎点赞收藏关注哦~

  丹凤千字科普:carlife和亿联(详细资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