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广东人腊八节食吃腊味饭(详细资料介绍)

说到我小时候,对蒜头可是深恶痛绝。那种刺鼻的辛辣味道,让我难以接近。每当我在电视里看到人们就着蒜头吃面,就像嗑瓜子一样,我都感到十分困惑。蒜头和我之间仿佛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这道鸿沟在某一天被打破了,那是一道美味的腊八蒜。
有一天,我收到了一份朋友的礼物,那就是腊八蒜。腊八蒜的小罐装给人一种精致的感觉,纯玻璃的上堆积着晶莹剔透的腊八蒜,透出一种墨玉般的光泽。刚打开的腊八蒜,香味四溢。这些腊八蒜应该是泡制了一周多的时间,口感新鲜,没有那种刺鼻的辛辣味。反而带着些许酸味,细细品味,还有一丝甜味从舌尖浮现,脆脆的,非常容易,配上一碗白粥,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如果腊八蒜让我着迷,那么腊八粥则是我庆幸自己尝试的美食之一。
对于广东人来说,腊八节是一个相对陌生的节日,甚至可以说我们并不怎么过这个节日。这是因为南方的气候环境,使得温暖的环境下难以容纳下从寒冷环境中诞生的腊八粥。我与腊八粥的相识,源于母亲的尝试。
母亲喜欢熬粥,无论是白糜冷粥、过年的红甜粥,还是小米粥、砂锅粥,她都有所涉猎。当她尝试制作腊八粥,大概是受到亲戚闲聊时谈及杂粮对孩子健康益处的影响。于是,她在家中开始尝试制作腊八粥。
我对腊八粥最初并不抱太大希望,但最终被母亲端出的那碗红润、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所吸引。
这碗小小的腊八粥,宛如盈满了红玛瑙的莹红。甜甜的、糯糯的,装点了整个冬天的温暖。豆子的口感如流沙即化,银耳莹白,桂圆蜜饯温滑。熬至粘稠的粥底还夹杂着薏仁和核桃的香气。每一口都是热腾腾的祝福和甜蜜的融化,既暖胃又暖心。
就连文学大师沈从文也未能抵挡腊八粥的魅力,沉醉其中。他写道:“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把小米、饭豆、枣、栗、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那股香味就足以让人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腊八粥不仅是一道暖人心脾的美味佳肴,更是我们历史文化的见证。
最初的腊八节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古代,那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时代。人们躬耕、,在部落首领的带领下与凶猛的野兽搏斗,收集干果、守护火种。在这个时代里,人们产生了神灵和图腾的概念。祈求安康、祭祀天地成为安身立命的。其中规模最大的便是“腊日节”,多在农历十二月举行,承接着新年和旧年的交替,承载着人们的期望和。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南北朝时期佛教的流入,腊八节逐渐演变成现今的形式。北方人尤其钟爱这个节日,有些富裕的老板会在村口或商场门前支起小桌,摆上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供行人食用,分享生活中的八卦消息和家里孩子的变化。
对于广东人来说,这样的活动并不常见。早些年我们甚至不过腊八节。但随着近年来通讯手段的发展和手机等电器的普及,总有许多人在这一天发朋友圈祝福、熬腊八粥、腌制腊八蒜迎接新年。尽管广东人在制作腊八粥时会更倾向于使用糯米、百合、莲子等食材,但与北方还是有些不同。
潮汕和汕尾地区的部分人也根据腊八粥发展出了罗汉粥等变种。在干果店购买芡实、搽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入糯米、香菇等材料一起熬制而成。罗汉粥中夹杂了莲子等食材的清香和米香诱人至极清粥明火让人回味无穷而在这一天更多的潮汕人汕尾人则更倾向于到夜市里点上一大锅海鲜砂锅粥与家人一起享用这顿特别的盛宴迎接新的一年到来无论怎么过这一天都是充满了温馨与喜悦的祝愿大家都能过一个美好的腊八节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