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zoom air和air(详细资料介绍)


丹凤千字科普:zoom air和air(详细资料介绍)  

熟悉球鞋的朋友对于全掌ZOOM AIR缓震技术的篮球鞋应该不会陌生,尤其是那些搭载了内置全掌ZOOM AIR的鞋款,比如Air Jordan 12、Nike Hyperdunk 2016 FK以及Air Jordan 31等。随着全掌ZOOM AIR技术的日益成熟,近期还出现了搭载这种缓震科技的跑步鞋,比如我们今天要评测的Nike Zoom All Out Low。

自从Nike Zoom All Out Low上市以来,我就一直关注着这款可视全掌ZOOM AIR的跑步鞋。在专柜试穿后,我发现它不太适合我的脚踝,加上穿脱有些费劲,所以我暂时放弃了,期待能有低帮款的推出。终于,在入手近一个月之后,我带来了这双搭载全掌ZOOM AIR的跑步鞋——Nike Zoom All Out Low的评测。

本篇评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开箱、静态对比和实跑评测。

鞋子的包装是Nike普通的橙色鞋盒。初上手,感觉重量适中,做工精细。作为纯色款中的炭黑色,如果有些许胶水溢出会显得较为明显,但令人欣慰的是,实际上几乎无溢胶或者溢胶较为不明显。

关于尺码问题,个人感觉是正常的。平时我穿的鞋码是43码,内长275毫米。虽然这款鞋的前掌最宽处比Nike Zoom Vomero 10略窄0.5厘米,但穿着并无不适感。

在重量方面,43码的Nike Zoom All Out Low约为317克(左)与319克(右)。相较于其他鞋款的重量,比如44码的Nike LunarEpic Low Flyknit 2约251克,42.5码的Nike Lunarglide 8约256克,以及43码的Nike Zoom Vomero 10约303克,它的重量可以说是适中的。

鞋头采用Mesh鞋面,是一种外形上略微有些复古的大网眼材料,透气性好且耐用度高。鞋舌的工艺与V10相似,传统鞋舌加一体薄内靴,后跟海面填充适中。

鞋面运用了Flywire技术,这是一种通过工程纤维形成的骨架或承托支架,以解决一直以来未能解决的问题:足部滑移。Nike Zoom All Out Low与最初的模型接近,运用了多股Flywire。相较于Nike Zoom Vomero 10的四对双股Flywire,它增加了一对双股Flywire,以加强包裹并扩大束缚范围。

中底搭载可视全掌ZOOM AIR缓震科技,相较于内置ZOOM AIR,其厚度和面积都有较大增加。试穿时就能感受到满满的“踩屎感”,让人期待实跑评测的表现。

鞋底分为两部分:前足采用Cushlon泡棉增强缓震性能,另一部分则是包裹3/4掌的ZOOM AIR气垫与正五边型的华夫格水晶底结合。透过水晶底,可以看到NIKE的大大Swoosh以及前足气垫的封口。这款鞋子的后掌外底、外测和后侧都延伸至气垫的水晶外底设计,增强了气垫的保护和稳定性。

鞋垫似乎并没有特殊的设计,与Nike Zoom Vomero 10的鞋垫相比略薄一些。后跟部分设计为更加贴合脚底板的凹面,增加舒适度。这款鞋子还配备了后跟3M反光设计,为夜跑爱好者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鞋带采用扁圆鞋带,功能性强且许多篮球实战鞋都使用此款鞋带。

在实际跑步测试中,这款鞋子的表现如何呢?优点方面,“惊天软、软惊天”的脚感确实令人印象深刻。想要体验传说中ZOOM AIR的“踩屎感”,Nike Zoom All Out Low绝对可以满足这一要求。五对双股flywire飞线提供了出色的包裹性与支撑性,牢牢锁住双脚并有效防止脚步滑移。缺点方面主要是抓地力和稳定性有待提升。在体力充沛的情况下可能不太明显但在体力不支的情况下会有一定崴脚的风险因此不推荐长距离跑步和马拉松赛跑时穿着这款鞋子总结来说NikeZoomAllOutLow是一款定位比较特殊的跑鞋适合日常穿着和短距离慢跑但不适合长距离户外跑步和马拉松等运动如果你是一个追求极致脚感和日常穿着舒适的朋友可以考虑入手这款鞋子最后让我们通过几张图片来结束这篇评测吧

  丹凤千字科普:zoom air和air(详细资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