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小米8最流畅的系统版本(详细资料介绍)

上周小米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发布会,带来了数款新机型以及全新的MIUI 14操作系统。对于新发布的手机,可以说是令人耳目一新。小米13标准版虽然采用了直角边框和直屏设计,外形上有些类似于苹果,但实际上它在设计和细节上做了许多优化。
手机采用了极窄的“视觉四等宽”边框,后盖也采用了弧形过渡设计,使得手机正面的观感极佳,同时握持起来也非常舒适。对于感兴趣的朋友来说,去线下店亲身体验一下是必不可少的,相信你会被它的手感所吸引。
而对于大杯的小米13 Pro,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小米12S Ultra的升级版。虽然在极致影像方面与大哥小米12S Ultra有所差距,但在整体配置上却有许多领先之处。屏幕、快充和处理器等方面都遥遥领先,只是长焦镜头的望远能力稍逊一些。
今天我们要重点讨论的并不是手机,而是发布会上的另一大亮点——MIUI 14。MIUI在前两年的发展并不顺利,MIUI 12步子迈得太大,遭遇了一次重大挫折。再加上当时内测机制的各种改动,使得米粉们创作出了《小米圣经》...
后续更新的MIUI 12.5和MIUI 13主要是在修补之前的漏洞,为之前的失误做补救。直到MIUI 13后期,系统的流畅度才跟上主流,恶性Bug也不再随处可见。
许多米粉对MIUI 14的期待是非常高的,毕竟这一代算是重新出发。实际表现如何呢?升级了MIUI 14的小伙伴应该深有体会。系统的流畅度确实“倒退”了三年,快如闪电,以“锐意新生”作为口号十分贴切。
官方甚至自信地宣传,小米12SU升级到MIUI 14后,系统流畅度大幅提升60%。这几天我也一直在使用升级了MIUI 14的小米12SU,可以证实官方的宣传并非夸大其词,整体使用确实非常流畅,动画不掉帧,App打开响应速度更快。
新系统的流畅性引发了更大的争议。有小伙伴应该知道,当时MIUI在底部标注里的几行字字字扎心,老用户看了直摇头。“向不可卸载应用下手”,只支持2022年10月后发售的小米新机。全新的光子引擎也仅限高通骁龙8Gen1及以后的芯片机型使用。
这意味着老机型们无法享受到MIUI 14上最核心的新特性。他们即使能升级MIUI 14,也只能使用多变文件夹和胶囊部件等表面功能。虽然用户对赛博宠物这样的新功能感到新奇,但老机型更需要的是流畅性优化。只换皮不优化底层,似乎有些本末倒置。
许多老机型用户纷纷到小米社区进行反馈。至于他们说了什么,我就不再截图了,总之都是一番激烈的批评。最后MIUI官方看到形势不对,很快便出来回应。承诺所有能升级MIUI 14的机型最终都能享受到光子引擎特性但由于光子引擎需要软硬协同、适配难度方只能分批进行优先做好对新机型的适配工作。看起来用户们的集体吐槽还是有效果的但也不能高兴得太早因为光子引擎推广到更多机型进度肯定不会太快因为这功能太吃官方、芯片方和开发者三方的同步率了要了解办成这件事的难度有多高就得先把光子引擎给弄清楚平时系统对第三方应用的调度都是比较粗放的在App打开时拉满CPU在刷信息流时提供足够的中核性能然而现在App功能多按照以往的负载场景来调度CPU已经不够精准了要么性能分配过多导致功耗上升要么分配太少导致卡顿所以MIUI搞了光子引擎这项技术它可以让App和系统直接对话在需要的时候分配更多性能给App从而实现流畅度的大幅提升微信团队几年前就开始做类似的工作通过Hardcoder框架告诉手机系统现在需要什么场景需要分配多少性能资源给App已经接入这个框架的手机会自动分配更多性能给微信实现微信运行更流畅的效果但这个框架主要用于微信对于其他第三方应用的开发者要推广使用还得有进一步的努力即使小米有多年深耕安卓系统的经验也不能否认推广第三方应用适配的难度仍然很大目前适配光子引擎的第三方应用只有十多个开发者们平时已经够忙了愿不愿意抽空联系小米做一系列详细的光子引擎适配测试还是个问题从小米的开发者文档来看小米的适配态度已经很积极了如果开发者愿意前来适配小米会免费提供各种性能测试和技术支持总之合作回报已经给出来了但真正能有多少主流App主动适配是个未知数而且各个处理器不同适配难度也不同每款处理器架构不一样制程不一样系统调度肯定也会差异化这就导致开发者适配光子引擎后小米还得给搭载不同芯片的机型再做适配工程量想想就觉得很大我能理解小米这波画饼的操作毕竟适配确实麻烦但我担心的是这个饼画着画着就没了小窗胶囊的窘境如今还历历在目希望光子引擎最后能真正落实到各个老机型上让老用户们也能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和舒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