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开xmp还用设置电压吗(详细资料介绍)

核心配件介绍
尽管目前显卡价格有所松动,但仍处于较高位置,对于刚需的玩家来说,早已入手了心仪的显卡,而还在观望的玩家们则可以期待2022年新一代显卡的发布。在这关键时刻,AMD在8月份给我们带来了Ryzen 5000系列APU,其表现一直备受关注。最近,我有幸体验到了其中的Ryzen 7 5700G,今天我就分享一下我的使用体验以及对相关配件的评测。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测试配件。虽然这部分内容可能对于有些读者来说并不是非常有趣,但为了更好地了解整体性能,我还是想简单介绍一下。除了APU本身,我们还需关注内存、主板以及散热器这三大核心硬件。如果你正在考虑组装新机器,或者想升级现有配置,以下内容或许能给你一些参考。
在APU方面,我们主要关注的是Ryzen 5000系列的设计风格和性能表现。其包装设计延续了Ryzen诞生之后的橙红色+灰色的样式,但一些细节在不断变化。最引人注目的是右上角的“内置显卡”四个大字,相较于其他品牌,这一标识显得尤为醒目。
我体验的是最高端的Ryzen 7 5700G,其八核十六线程的规格在APU上体现了强大的性能,尤其对于生产力应用和轻度游戏需求来说,它是一款非常合适的选择。在当前显卡价格依然高企的时期,APU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而Ryzen 5 5600G则可能更适合单一的游戏玩家。
在散热方面,我使用的是利民Frozen MAGIC 360冰封远景AIO水冷散热器。这款散热器有一个黑色版本叫冰封幻境,造型我个人非常喜欢。它的覆盖面积足够大,且水冷头采用了RGB镜面灯效设计,关键部分的风扇则不带灯,风格简洁而不失高端。如果是使用5600G的话,建议选择240MM规格的水冷散热器就足够了。
利民360冰封远景装配的是三枚TL-B12W风压扇,属于性能级产品,最高转速可以达到2150RPM10%,风量表现优秀。细节方面,它采用了S-FDB轴承以及动平衡处理,风扇是预装到冷排上的,这点非常方便。AMD的扣具使用也非常方便,只需按照正常方向旋转卡进水冷头就可以完成安装。
在主板方面,我使用的是华硕TUF GAMING B550M-PLUS(WI-FI) 重炮手。这款主板的外观相当有辨识度,拥有各种军事迷彩图案和底纹装饰。对于主流玩家来说,它是一款非常不错的选择。搭配5700G使用的话,性价比很高。如果是搭配更高的处理器如5800X,则推荐选择X570主板。
主板采用并联8相+2相Drmos供电方案,每颗SiC639 MOSFET可输出50A电流,再搭配一个8Pin CPU外接供电,完全可以应付5700G的需求。供电模组上配有散热片,表面还进行了金属拉丝处理。
作为MATX主板,它标配四根内存插槽,最高支持128GB容量及DDR4 4800Mhz频率,对于Ryzen 5000 APU来说有很高的兼容性。一般能搭配DDR4 4000频率的内存已是顶配,即便Ryzen 5000的FLCK上限很高,但日常使用性价比并不高。
在内存方面,我选择了十铨梦境系列。这款内存的卖点在于高颜值的ARGB灯光覆盖面积占据内存80%以上,透光效果很好。同时兼容支持四大主板厂商RGB灯控软件。包装里面提供简易说明书、贴纸以及擦镜布。中间电镀镜面非常容易沾染指纹和灰尘,但静态状态下白色版本颜值依然很高。
整套测试配置的核心就是这些。白色的内存和水冷散热器在这小小的MATX主板上显得非常抢眼。接下来是上机测试部分,包括理论、烤机和超频等方面的测试内容。在点亮CPU和GPU规格后,我们可以看到5700G的架构与5800X类似,只是没有划分IOD,最大的改变就是三级缓存从32MB砍半成16MB。不过TDP只有65W(和5600G一样),而且CPU和核显都能超频。虽然核显部分规格降低了一些,但通过ZEN 3架构和高达2000Mhz的基础频率可以弥补差距甚至实现超越。自动分配给核显的显存是512MB,并没有在BIOS设置中进行更大分配。接着进行了一系列的性能测试和对比测试来评估整套配置的性能表现以及各个配件的作用和影响。测试结果展示了AMD Ryzen 5系列APU的强大性能和优秀的超频能力同时也验证了配件选择的合理性和性能表现的实际效果最后总结了整个评测内容并对未来的显卡市场做出了简单的展望同时也提到了AMDAPU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给用户带来的更多乐趣与选择最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