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素养内容怎么写

中新网西安报道,近日,在西安培华学院的教学楼内,一堂特别的“浸润式”戏曲鉴赏课正在进行。学生贾少锋体验了穿戏服、戴胡须等戏曲文化,他表示在课堂上,老师还教授了许多戏台上的表演动作,让他对戏曲有了更深的理解。身为年轻人,他认为应该多接触这些知识,以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这堂戏曲鉴赏课是西安培华学院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20年以来,该课程一直教授秦腔、京剧、黄梅戏等戏曲的相关知识,旨在引导学生领略戏曲的独特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西安培华学院教师教育中心刘荣弟表示,开设此课程的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以丰富学生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了丰富课程内容,学校还会不定期邀请陕西本土的秦腔艺术家走进校园授课。
秦腔作为陕西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艺术,以其独特的唱腔、精湛的表演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为了将这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中,学校与秦腔艺术家紧作,积极推动秦腔戏曲走进校园。秦腔艺术家陈淑玲多次受邀前往该校授课,向学生传授秦腔艺术的精髓。
在这堂“浸润式”的戏曲鉴赏课上,学生们不仅能欣赏到精彩的戏曲表演,还能在戏曲艺人的指导下亲身体验戏曲的唱腔、身段和服饰,深刻感受戏曲艺术的独特韵味。学生王佳音表示,在聆听唱腔的过程中,她逐渐理解了剧中的情节,意识到戏曲不仅传达了角色的内心情感,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这加深了她对戏曲的理解,并激发了学习其唱腔和身段的兴趣。
随着学习的深入,王佳音还接触到了更多的戏种,她的审美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刘荣弟表示,学校将积极推行“浸润式”课堂教学模式,涵盖多种艺术门类,让更多学生参与到体验式美育课堂当中,从而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文化。
以上内容来自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