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800里加急,光速传递重要文书,堪称古代信息高速公路!

在电视中我们常常看到,古代强盗的形象往往是身材魁梧、面目凶狠,手持大砍刀,他们,靠为生,百姓对他们。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十分恶劣,几乎无恶不作。即便是这些肆无忌惮的强盗,也有他们不敢染指的东西。
古代强大的强盗,甚至连皇家进贡的物品都敢抢夺。有一种东西却令这些强盗胆寒,那就是“八百里加急”。
“八百里加急”是史书中经常提及的概念,是古代信息传递中最快的方式,也是最高级别的传递方式。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发生紧急情况时,送信的使者会大喊“八百里加急”,将紧急情报或战报以最快的速度送到皇帝手中。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人们出行主要依靠步行,只有富贵人家才能享受到骑马或坐车的待遇。“八百里加急”只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如敌军攻城或重要军事情报的传递时,才会使用这种最高级别的传递方式。
为了保障这一信息传送系统的畅通无阻,每个朝代都在全国各地设立了众多驿站。由于马匹也会疲劳,不可能一次性跑800里路,因此驿站的存在让马匹和人都能得到休息。沿途的驿站都会饲养健壮的快马,遇到紧急军务,传送人员会在驿站换马继续赶路,分秒必争。
每个朝代都非常重视驿站的建设,将其视为延续的保障。就如同长城一样,建立驿站也是为了快速传递消息。每个朝代都对驿站有着严格的监度,驿站的日常管理和马匹的健康状况都需要详细记录,如有隐瞒不报的情况,驿站人员和驿长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罚,轻则扣薪,重则处死并牵连家人。
对于那些习惯于拦路的强盗来说,如果胆敢“八百里加急”的送信人员,后果将不堪设想。在唐朝,律法明确规定,胆敢耽误或劫持紧急军事文书的人,行将加重三等。如果因为书信延误导致战败等严重后果,更是直接判处死刑,并牵连家人。在这样的严厉惩处下,即使是胆大包天的强盗也不敢轻易染指“八百里加急”。历史上敢于“八百里加急”的强盗往往没有好下场,他们往往死状凄惨。正因如此,无论强盗实力多强,见到“八百里加急”都会敬而远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