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苹果11ios怎么降级(详细资料介绍)

最近,《长安的荔枝》这部小说火了,引发了广大读者的关注。无论是正在热播的电视剧,还是即将上映的电影,都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了荔枝这种水果上。眼下正值荔枝大量上市的季节,让人垂涎欲滴。小编在此提醒大家,虽然荔枝美味,但一定不可贪多,过量食用可能会引发“荔枝病”。
“荔枝病”是一种因过量食用荔枝而引发的疾病,也称为“低血糖急性脑炎综合征”。尤其以4至11岁的儿童为多见。发病时,会出现低血糖现象,甚至可能引发低血糖性脑病。轻症者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悸气促、面色苍白、口渴、饥饿等症状,而重者则可能出现四肢厥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虽然“荔枝病”听起来很吓人,但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23年发文表示,只有同时满足“空腹 + 大量吃 + 未成熟荔枝”三个条件,且出现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和暴发性脑病发作的情况下,才可能引发荔枝病。也不必过分惊慌。
那么,如何避免“荔枝病”呢?避免空腹食用荔枝。避免过量食用,按照《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成年人每天食用200克至300克水果较为适宜。部分疾病患者也要慎食,如扁桃体炎、咽喉炎、牙龈肿痛、溃疡性结肠炎、便秘等疾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最好避免食用。少吃或不吃不熟的荔枝,因为未成熟的荔枝中含有较高的次甘氨酸 A和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可能导致血糖快速下降。
如果不慎得了“荔枝病”,出现头晕、乏力等较轻症状时,应立即平卧,并服用葡萄糖水或白糖水。若出现严重症状,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虽然荔枝美味,但食用时仍需注意。毕竟,荔枝糖分含量较高,吃多了容易发胖,还可能导致口腔处于高渗状态,让人感觉口干舌燥。高糖还会增加血糖负荷,导致痤疮出现或加剧。孩子和抵抗力较弱的人群、糖尿病患者、肥胖患者以及口腔、咽喉疾病患者等四类人要尽量不吃或少吃荔枝。为了健康,请大家不要贪多,更不能空腹吃。请转发告诉家人和朋友,关注健康,转发自浙江新闻,来源沈阳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