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详细资料介绍)

探索小蓬莱山馆的历史韵味与自然风光
奚梅根描绘并摄影记录
小蓬莱山馆,深藏在中犊山,太湖与蠡湖之间的一处秘境。虽然名为“小”,但其山水相依的美景和历史底蕴自古代以来就吸引了文人雅士的目和诗笔,成为隐居与创作的理想之地。
某个夏日的旅程,我有幸走进了这个四面环水的中犊山。这里野花盛开,散发出幽幽的香气,树木繁茂,郁郁葱葱。虬枝曲折盘旋,根负土石,原生态的自然风光让人目不暇接。沿着环山路向西前行数百米,便来到了小蓬莱山馆的门前。门头铁画银钩,韵味十足,由“蠡湖散人”精心书写。门头上融合了中西元素,雕刻着西番草花图案,线条流畅,做工精致,展现出静谧与华美的交融。围墙采用老式城砖砌成,表面平整,结构紧密,别具一格。墙上藤蔓缠绕,随风飘动,生机勃勃。
穿过门头,别有洞天。左侧草坪上矗立着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沿着山路前行,一路上高低盘旋,山腰间有一座名为“养心苑”的凉亭,飞檐高挑,覆盖着绿色琉璃筒瓦。周围的树木茂盛,绣球花悄然绽放,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继续拾阶而上,可以听到林鸟的欢鸣声,不时与喜鹊、鹧鸪等鸟儿相遇。
来到西中峰,迎面就是醉乐堂,这是小蓬莱山馆的主体建筑。堂内石墙黛瓦,木雕窗格,古色古香,诉说着历史沧桑。墙上的图文介绍了上世纪50年代初疗养院建成后的历史瞬间,包括许多和、著名人士的参观情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散文《游了三个湖》中也对这里的风景给予了高度赞誉。
驻足堂前,可以看到乔木苍翠,旁边多有桂树。虽然是炎炎夏日,但在这里却感到凉风习习。远眺湖上,帆影片片,鸥鸟点点,水天一色。这里还有清末新安乡绅孙莲叔所建的“红叶读书楼”等历史遗迹。
清代无锡诗人顾嵘曾在这里挥笔写下《登犊山望太湖》,诗中描绘的山光水色和仙境般的氛围让人留连忘返。当代著名画家钱松嵒先生的画作《太湖中犊山》更是展现了这里的天然美景和仙山楼阁的韵味。这幅作品不仅是当年太工疗养院的艺术再现,更是留给故乡的艺术瑰宝。观赏后不禁让人心静、超脱,更激发出心中的山水情怀。这里不仅是自然的美景,更是文化的传承和艺术的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