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环绕柳树的美景,寓意生活处处有诗意。


荷花环绕柳树的美景,寓意生活处处有诗意。  

离开丞相祠堂,我带着行囊和我的影子匆匆出发。沿途,五彩斑斓的芙蓉花以她们的美艳袅娜向我道别,她们似乎有无数的话语想要诉说,却又羞涩地欲言又止。我告别了这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向命运驱遣的方向前进。

对于泉城,我曾听清代刘凤诰描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简直如同绝唱。他的楹联使这座城显得儒雅大气,灵动而富有生机。“沧浪亭、沧浪亭”,这个名称我也深为喜爱。《楚辞渔夫》中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以优美的辞句诉说着人生的沉浮起伏。大明湖的小沧浪亭仿照苏州的沧浪亭建造,这副楹联为这里的沧浪亭增添了无数光彩。

“自古名胜出文章”,有了名景更需名文的点缀,这样的名景才算真正的名景。我深爱这座山城的美,它的质朴与纯真。这里的人们亲切地称呼彼此为“老师”,相较于其他地方的疏离,这里礼仪之邦的称呼更使人感到舒心。

谈及“大明湖”这一名字,我忆起元好问的《济南行记》。他曾描述:“湖曰大明……秋荷方盛,红绿如绣,令人渺然有吴儿洲渚之想。”济南的遗迹,如李白、范仲淹、欧阳修、曾巩、苏轼等历代名人的足迹都囊括其中。元好问如同穿梭于街巷的本地人,记述了他的行踪和见闻,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瑰宝。他的言语朴实无华,却自然而然流露出从容自若的态度。

多年前,我第一次来到大明湖,那时懵懂无知,没有留下太多记忆。这次重游,却因感冒有些发烧,无法尽情游览,只能借助文字来表达我的遗憾。

国人并不崇拜所谓的功成名就者,而是更尊敬有浩然之气的失败的英雄。大明湖的铁公祠便是为了纪念铁铉而建。铁铉在大明湖畔誓师抵抗燕军南下,多次挫败燕军并其攻城器械。他的英勇事迹和忠诚赢得了人们的敬仰。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忠贞刚烈,在大明湖修建了铁公祠。

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也表达了对济南时期生活的无限回忆与眷恋。我也许会像这些大家一样,爱上这里,融入这里。对于济南的美,“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潇洒似江南”,我期待着下次有缘再访,追寻古人的足迹,体验街巷市井、山川锦绣和人文情怀。

  荷花环绕柳树的美景,寓意生活处处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