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服看中性洗衣液,瓶身标签里找答案,超简单!


一、揭秘掉色真相:你的衣物可能在洗涤的“起跑线”上已失利

衣物洗涤时出现掉色现象,其实是染料和布料之间的结合不牢固所致。这种结合的不稳定性就如同粘得不紧的贴纸,一碰到水就会脱落。标准通过“色牢度”来衡量这种结合的牢固程度,标准越严格,掉色的可能性就越小。

二、关于洗液沾色的实验室解析:不同标准存在哪些差异?

目前,针对洗衣液沾色问题,我国有多项标准进行规范,如FZ/T 73020-2019《针织休闲服装》、GB/T 8878-2023《针织》、GB/T 22849-2024《针织体恤衫》以及GB/T 21249-2024《服装理化性能的检验方法》。这些标准对洗衣液沾色的考核方式各有不同,但主要的区别在于过滤方式和评级方法。而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评级时比色管与白纸板的距离。其中,FZ/T 73020-2019标准未对此距离做出明确规定,而GB/T 8878-2023和GB/T 22849-2024则明确要求评级时比色管与白纸板的距离约为10厘米,以消除比色管的阴影对评级的影响。GB/T 21294-2024标准还规定了白纸板应比色管或单排式的比色管架。

三、揭秘衣物掉色的四大“元凶”:哪些因素影响洗液沾色程度?

1. 染料质量差:劣质染料与布料结合不紧密,洗涤时容易脱落。

2. 浮色未清洗干净:染色后若未充分漂洗,表面残留的染料遇水会迅速溶解,导致洗液颜色变化。

3. 面料易掉毛:经过磨毛或抓绒处理的布料,细微绒毛带有颜色,洗涤时易脱落,使洗液颜色变深。

4. 水温过高:高温会使染料与布料的结合变得不稳定,导致掉色现象加剧。

四、护色急救法:如何让衣物洗后不褪色?

1. 选择合适的洗衣液:选用标有“护色”“中性”的洗衣液,其pH值为7-9,对衣物最友好。

2. 避免含有漂白剂、强碱性的洗涤剂:这些成分可能导致染料迅速脱落。

3. 控制水温及洗涤时间:深色衣物建议冷水快洗,且时间不超过30分钟。真丝、羊毛等娇贵面料则要用30℃以下的温水手洗。

4. 使用辅助工具:如防染巾和洗衣袋。防染巾可吸走游离染料,防止浅色衣物染色;洗衣袋则可减少衣物摩擦,防止染料被磨损剥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