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描写灯光夜景的成语(详细资料介绍)

【成语】火树银花
【拼音】hu sh yn hu
【释义】火树银花形容夜晚灯火辉煌,璀璨灿烂的景象,如同树上火红的花朵和银白的灯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近义词】繁星闪耀、灯火通明、光彩夺目、璀璨夺目等
【反义词】漆黑一片、暗淡无光、黑灯下火等
【出处】源自唐朝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诗中描绘了正月十五夜晚繁华热闹的景象,其中用到“火树银花”一词。
【造句】
每逢春节或元宵节,大街小巷都会张灯结彩,火树银花,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昨晚的都市夜景,灯火辉煌,火树银花,令人目不暇接。
【成语典故】
唐朝时期,唐睿宗李旦是位喜欢享乐的皇帝。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夜,他都会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来营造盛大的节日氛围。特别是灯树的扎制,高达二十丈,点亮了五万多盏灯,号称火树。
诗人苏味道曾作诗描绘这一盛景:
“火树银花交织,璀璨灯光映夜空。
桥上的铁锁也打开,供人们自由通行。
尘土随着马蹄飞扬,月光照亮人们前行的路。
园林深处灯影摇曳,如同一朵朵的花朵。
人们在歌声笑语中欢度佳节,灯火辉煌持续到深夜。”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象。当时的长安城在节日期间大放花灯,夜间不,人们可以自由地观赏花灯、欢度佳节。
“火树银花”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首诗中得来的,用来形容夜晚灯火繁盛、热闹繁华的景象。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都市繁华、节日庆典或者大型活动的热闹氛围。它和近义词“灯火辉煌”都形容繁华热闹的景象,但“火树银花”更侧重于形容节日夜晚的灯火盛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