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海黄新料能盘出包浆吗(详细资料介绍)

此翘头案选用晚明时期的黄花梨材质,采用夹头榫卷云纹设计,案面由一整块玉独板打造,长215.5厘米,宽44.5厘米,厚4.8厘米。其独特之处在于,与其他回流家具的艳光四射不同,其表面未经过翻新打磨,保留了原始皮壳的自然之美。
从远处看,案面似乎光滑莹润,如同镜子一般反射光线。但实际上,这是长时间使用形成的包浆所产生的效果。在避开反射炫光垂直观察时,可以发现木头表面的纹理十分粗糙,输送养分的管孔清晰可见,制作时的微观沟壑历历在目。虽然受过去手工艺水平的限制,案子完工时表面并不平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包浆的形成逐渐将细微的起伏填平。
随着岁月的积累,粗加工面上的包浆变得越来越厚,越来越致密,宛如覆盖了一层明亮的玻璃。触感光滑细腻,视觉效果也随之提升。稍微改变观察角度,包浆反射加折的光芒便映入眼帘,案面的颜色随着视角的增大而变得越来越深,越来越红润。
在这个翘头案的左端局部,大角度观察时可以看到,折反射炫光和深浅不一的底色相互辉映,幻化出迷人的绸缎光。即使是未经打磨的黄花梨翘头案面,也显得非常华丽。相对于那些经过特殊处理、刻意显现锋芒的家具,这种带有原始皮壳包浆的老家具虽然看似低调沉稳,但却流露出一种自然的光泽和历史的厚重感。资深藏家往往对这种老物件情有独钟,因为它们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时间雕琢之美。这种美如同陈年老酒,越久远越醇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