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以地”开头的成语(详细资料介绍)

虎口余生:一个令人惊叹的幸运故事
成语“虎口余生”,源自古代文献,用来形容从极度危险中逃脱并获得新生。在传统文化中,有一则生动的历史故事,让我们从《宋史》中了解这一成语背后的真实情境。
在宋朝时期,湖州地区有一位名叫朱泰的普通人,他依靠砍柴为生,家境贫寒。某日,在山中劳作休息时,一只猛虎突然从背后窜出,咬住了他的大腿。朱泰在剧痛之下反抗,用砍柴的斧子与猛虎搏斗。疼痛与恐惧让他难以承受,他忍不住大喊一声:“我死了,谁奉养我的老母?”随即昏了过去。
过了许久,朱泰被寒风吹醒,发现自己竟然还活着。令他更为惊讶的是,老虎不见了,而他的斧子上留有血迹。据推测,可能在朱泰昏过去的斧子掉落砸中了老虎的头部,使老虎受到惊吓,因而放弃了攻击并逃离。
朱泰回家后,将遭遇老虎的经过原原本本告诉了母亲。母亲听后惊出一身冷汗,但随后感慨地说:“你这真是‘虎口余生’啊!”这个故事似乎传递了一个共识:朱泰在昏过去之前的那句“我死了,谁奉养我的老母?”充满了对亲人的牵挂和真挚的情感,或许正是这份情感感动天地,也成为了他能够脱险的理由之一。
这则故事中的“虎口余生”,异常生动地展现了人在极度危险中的幸运逃脱,令人感叹不已。无论是古代文献中的记载,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这一成语都成为了形容类似情境的经典表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