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硫和氧气燃烧的现象(详细资料介绍)

高考化学复习学案:硫及其化合物(上)概览
一、硫元素的存在形式
1. 常见的硫酸盐:如硫酸钠(Na2SO4)、硫酸铜(CuSO4)等。
2. 常见的硫化物:包括硫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等。
二、硫的性质解析
1. 硫的原子结构: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电子排布式。
2. 硫分子及其物理性质:硫分子存在多种形式,如S2、S4、S6、S8等,它们通过非极性键结合,固体硫一般由S8构成。单质硫呈现晶体形态,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而易溶于二硫化碳(CS2)。
3. 硫的化学性质:0价硫处于中间价态,因此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甚至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歧化反应。值得注意的是,硫与变价金属如Fe、Cu反应时,只能生成低价金属硫化物,这表明其氧化性相对较弱。除钾、钠、铵的硫化物外,大部分金属硫化物不溶于水。
三、二氧化硫的探究
1. 物理性质:SO2分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以及其杂化方式和分子形状。通常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2. 化学性质:二氧化硫被视为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由于其+4价的硫处于中间价态,因此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二氧化硫还具有漂白性。
3. 实验室制法:制备二氧化硫的原理、实验装置及操作过程。
四、三氧化硫的概述
三氧化硫在常温下为液态,熔点16.8 ℃,沸点44.8 ℃。作为酸性氧化物,它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同时也表现出氧化性。
五、二氧化硫与环境污染的联系
1. 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和危害: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煤、石油)的燃烧以及含硫矿物的冶炼。它有剧毒,对健康构成危害,并可能形成硫酸型酸雨。
2.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空气中的尘埃在二氧化硫和氧气的作用下,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3. 酸雨的防治方法:采用钙基固硫法以及使用碱性物质进行吸收。
练习与探讨:
1. 关于实验室制取少量SO2水溶液并探究其酸性的实验装置和操作,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对应的答案解析。
2. 通过试管实验探究SO2与水的反应以及溶解性,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3. 通过推理实验探究Br2、SO2以及Na2SO3的性质,并对实验现象进行预测和分析。
4. 以SO2和纯碱为原料制备无水NaHSO3的流程及相关的说法探讨。
5. 关于浓硫酸和SO2性质实验的深入探究,包括试管中的化学反应、溶液颜色的变化以及试剂的替换等问题。
欢迎点赞、关注并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