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滋润万物生长


灌溉滋润万物生长  

在2020年7月的江淮地区,连续的强降雨给淮河沿岸各大城市带来了警戒的压力。在安徽寿县,当地居民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依然保持着日常的平静生活节奏。

探寻寿县古城“金汤永固”之谜

寿县古城坐落于安徽八公山下的淮河和淝河畔,因其地势洼地,历史上常遭遇水灾。这座古城却从未被水淹没,堪称奇迹。

古城的防洪秘密不仅仅在于高大的城墙,更重要的是一套完备的防洪系统。为了避免内涝,寿县先民在城内四角挖掘了内河蓄水塘。当雨季城内积水过多时,水会被引这些蓄水塘,再通过涵洞城外。为了解决城外洪水倒灌的问题,古城人设计了巧妙的月坝。当城外水位低于城内时,涵洞的木塞子会打开,排水到城外;反之,当城外洪水高于城内水位,木塞子则会封堵,防止洪水倒灌。

这套防洪系统使得寿县古城在面对天灾时依然坚如磐石。这座“铁打的寿州城”的建造并非易事。从北宋熙宁年间开始,为躲避战火和水患,寿县人决定在原有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建造一座永久安宁的城墙。缺乏糯米和黏土并未阻挡古城人的决心。他们种植糯稻,通过水路从河南运输黏土。历经150多年,八位皇帝和数十任州官的,一道坚固的城墙终于落成。

古城人不仅精益求精地建造了这座城,还用心守护。每次洪水过后,他们都会加固城墙。史料记载,明清时期就有29次修缮。2012年,文物部门对一段受损城墙进行修复,施工方为了美观微调设计,却被文物局要求重来,可见古城人对城墙修缮的严谨态度。

除了城墙的传奇,寿县还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塘”的安丰塘。这是春秋时期孙叔敖为解决当地降雨不均、促进农业生产而修建的大型灌溉工程。经过两千多年的岁月洗礼,这座古老的水利工程依然福泽着寿县百姓。现代化改造后的安丰塘更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灌溉着67万亩耕地,使寿县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在寿县,除了古老的工程奇迹,还能感受到古城曾经的文化繁荣。这里是成语之乡,许多成语典故都与这个地方息息相关。走在寿县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种成语、俗语。城墙上、小巷里,刻满了古代故事,生动鲜活地展示了古城的魅力。

今晚20:00,《记住乡愁》第七季将播出《寿县——金汤永固 久久为功》,走进安徽寿县,探寻这座古城的金汤永固之谜,感受寿县一砖一瓦的魅力。请在-4中文国际频道观看。

  灌溉滋润万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