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工资5000,最低基数是多少(详细资料介绍)

一、先算一下养老金的账:如何计算养老金?
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虽然公式看起来复杂,但其实可以理解为:
• 基础养老金: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年限以及缴费基数有关。缴费时间越长,基数越高,这部分的金额也就越多。
• 个人账户养老金:这部分是你工资中扣除的8%社保费用,存入个人账户,退休后按照规定的计发月数(以60岁退休为例,是139个月)来领取。
若想要每月领取5000元的养老金,需要这两部分的金额相加达到这个数额。
二、普通打工人的生活现状是怎样的?
大部分打工人的社保缴纳情况是按照最低基数进行的,例如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60%。并且,很多人只要缴纳15年就选择停止缴纳,这样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可能只有一两千。如果想要达到5000元,就需要突破这些“最低基数、最短年限”的限制。
三、如何实现5000元的养老金?这里有三种路径:
(一)路径一:延长缴费年限,多缴几年。假设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为6000元,缴费基数按照社平工资的100%缴纳(工资和社会平均工资同步增长),看看不同缴费年限能领取多少养老金:
* 缴纳15年,基础养老金约为9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约为621元,总养老金约为1521元(离5000还有一段距离)。
* 缴纳30年,基础养老金约为18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约为1243元,总养老金约为3043元(接近一半)。以此类推,通过延长缴费年限,可以逐步提高养老金。
(二)路径二:提高缴费基数,多缴纳一些钱。许多打工人按照60%的基数缴纳社保。如果提高基数到100%或者更高,养老金会有怎样的增长呢?以缴费30年为例:
* 基数60%的情况下,总养老金约为2185元。
* 基数100%的情况下,总养老金约为3043元。
* 基数300%的情况下,总养老金超过7329元。但需要注意的是,高基数通常适用于国企或高薪行业,普通打工人可能难以达到。提高基数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但普通打工人的工资有限,难以长期按高基数缴纳。不过可以分段缴纳,随着工资的增长提高基数。
(三)路径三:通过补充养老保险来增加收入。除了职工养老金外,还可以考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
* 企业年金:主要在国企或大公司中提供,公司和个人共同缴纳,退休后能领取一笔固定的金额。
* 商业养老保险:购买年金险,退休后每年领取一定金额。
* 个人储蓄:每月存一部分钱,购买国债或理财产品,退休后使用。通过叠加这些补充养老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退休后的收入。
四、给普通打工人的实操建议:
(一)退休前:尽量不断缴社保,能缴则长缴。不要中断社保缴纳,否则会影响医保报销。尽量拉长缴费年限,提高缴费基数。
(二)退休后:关注养老金调整,叠加补充养老。每年关注养老金的调整,通过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储蓄等方式增加退休收入。
五、常见疑问解答:
(一)“缴满15年就停,能领5000吗?”答:很难!按最低基数缴满15年,养老金可能只有一两千。
(二)“灵活就业人员,能拿到5000吗?”答:能,但更难!因为需要自行缴纳全部社保费用,压力较大。需要通过拉长缴费年限、提高缴费基数、叠加商业保险和储蓄等方式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