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抗锯齿是什么意思开不开(详细资料介绍)


丹凤千字科普:抗锯齿是什么意思开不开(详细资料介绍)  

随着Windows 10系统的到来,DirectX 12 API也正式亮相。作为全球最新一代图形接口标准,DirectX 12以其底层硬件访问、完美支持多核心多线程、原生支持跨厂商多显卡等令人振奋的特性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它的实际性能表现究竟如何呢?相较于DX11,其在游戏中的性能提升又有多少?

今年三月份,Futuremark发布了一项名为3DMark Overhead的系统开销基准测试程序,这是全球首个针对DX12性能的测试,但其关注点仅在于理论性能的一个方面,并不适合进行跨平台的对比。如今情况有所变化。

作为世界上首批支持DX12的游戏之一,《起点灰烬》(Ashes of the Singularity)已经发布了预览版和基准测试工具。我们终于可以亲身体验DX12的实际表现!在深入探讨之前,我们先来关注一下NVIDIA针对此测试程序的两点声明。

NVIDIA指出,当前这个测试程序尚不能完全代表DX12的整体游戏性能。程序中存在一个Bug,开启某些特定的抗锯齿功能(如MSAA多重采样抗锯齿)后,测试结果将不准确。对此,开发商Oxide及发行商Stardock表示这可能是驱动的问题。相比之下,AMD方面则未发表任何声明。

本次测试没有开启抗锯齿功能。除了主流的D-Sub和DVI-D接口外,VX2370smh-LED还配备了HDMI接口,可以满足用户的各种日常工作需求。测试程序运行稳定,能够提供详细的测试结果,包括每个场景、不同负载级别的运行时间、平均帧率、加权帧率等,并会综合考虑CPU和GPU的运行情况,以便确定瓶颈所在。

测试涵盖了三个场景,每个场景运行约60秒,以不同的绘制调用(Draw Call)来区分不同级别,负载从低到高依次为:低档不到10000,中档在10000-20000之间,高档则超过20000。还可以调节不同的测试处理器和显卡来进行测试。

在测试中使用的处理器包括Core i7-5960X、Core i7-6700K、Core i3-4330、FX-8370以及FX-6300;显卡则有GeForce GTX 980和Radeon R9 390X。测试分辨率设定为19201080和25601600两种;测试画质则有低和高(无抗锯齿)两种模式;同时对比了DX11和DX12两种API下的平均测试成绩。

综合高中低三个负载级别的所有成绩,以平均帧率为对比指标,并均分为高低画质两部分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多数情况下,GTX 980在DX12环境下的表现并不如DX11出色,特别是在搭配高端Intel CPU时,DX12的表现甚至有所降低。而R9 390X在DX12环境下则表现出全方位的提升。

在高负载测试中,结果同样呈现出一定的诡异性。在特定的条件下,GTX 980在DX12低画质下的表现有所提升,但在高画质和其他条件下则表现一般。而R9 390X继续表现出猛增的趋势。但在DX11环境下,GTX 980全面领先R9 390X,而在DX12环境下,两者则打成平手。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并不能确切地得出DX11、DX12或者A卡、N卡谁优谁劣的结论。这仅仅是一个基于单一引擎、单一游戏、单一测试的初步探索,而且测试程序、显卡硬件及驱动都还在适应阶段。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DX11对于游戏优化、多线程优化要求较高,这说明NVIDIA团队的努力更有效,“公关”也更到位。而在DX12环境下,AMD的性能有了显著的提升,这可能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包括DX12本身的发挥、AMD能力的提升尤其是Mantle/Vulkan API上的开发经验、AMD与Oxide之间的合作以及测试程序的设计等。换言之,仅就此测试而言,DX12似乎为各大厂商提供了一个更为公平的竞技平台。

  丹凤千字科普:抗锯齿是什么意思开不开(详细资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