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选伏羲还是仲尼?这可是个学问!


在为古琴选择象征性人物时,伏羲与仲尼两者各有其深厚的渊源和代表意义,选择哪一个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学问”。

伏羲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被尊为“琴祖”。相传伏羲制琴,将“天地之和气”赋予此器,开创了音乐文化的先河。古琴的起源与伏羲紧密相连,他不仅被视为古琴的创造者,更是其精神的象征——代表了一种原始、自然、和谐、包容的宇宙观。选择伏羲,可以强调古琴作为中华文明早期重要载体的历史地位,以及其与自然、宇宙哲学的深刻联系。对于理解古琴的“道”与“器”的源头,伏羲是不可或缺的引路人。

然而,仲尼,即孔子,对古琴的贡献同样不可磨灭。孔子不仅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更是将古琴从一种古老的乐器提升到具有深刻哲学和伦理内涵的“雅乐”的代表人物。他在《论语》中多次提及“乐”,强调音乐对于个人修养、社会和谐以及君子人格塑造的重要性。孔子赋予了古琴丰富的文化内涵,将其与礼、乐、仁、德等儒家核心思想相结合,使古琴成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表达情操的重要工具。选择仲尼,则更能凸显古琴在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因此,选择伏羲还是仲尼,取决于我们更侧重于从历史起源和宇宙哲学的角度理解古琴,还是更侧重于从文化传承和人格修养的角度理解古琴。两者都是古琴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源头,代表了古琴不同的维度和面向。伏羲是古琴的“创世者”,仲尼是古琴的“阐释者”和“升华者”。在探讨古琴的文化意蕴时,往往需要兼顾这两者的视角,才能更全面地理解这一乐器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