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为啥被叫三姓家奴?揭秘历史真相
吕布被称为“三姓家奴”的由来,源于他复杂而充满争议的生平。吕布出身于寒微,早年为丁原的部将,丁原是他的义父。后来,吕布被董卓看重,董卓不仅收吕布为义子,还将其女嫁给他,使得吕布有了“董”姓。然而,吕布见利忘义,为了更多权力和财富,他背叛了丁原,亲手刺杀了义父丁原,投靠了董卓。
在董卓手下,吕布虽然得到了高官厚禄,但他的忠诚度始终受到质疑。最终,吕布再次背叛董卓,与王允合谋,刺杀了董卓。董卓死后,吕布的势力逐渐衰落,最终被曹操所败,并被处死。
因为吕布先后侍奉丁原、董卓,并且两次背叛他的主人,他的行为被视为反复无常、毫无忠诚。因此,人们用“三姓家奴”来讽刺他,意为他的姓氏多次改变,象征着他缺乏忠诚,如同一个没有归属的家奴。这个称号也成为了吕布一生中最为人耻笑的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