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责:他们到底管啥事的?


秦朝的御史大夫,是中央政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官职,仅次于丞相,位列三公。他们的职责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是监察,二是辅佐。

首先,御史大夫最重要的职责是监察百官。他们负责监督中央和地方官员的行为,弹劾违法失职者。御史大夫及其属官御史,可以随时巡查百官,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皇帝,并依律进行处罚。这种监察权力是独立的,直接对皇帝负责,以确保政令畅通,防止官员腐败。

其次,御史大夫还负责辅佐丞相处理政务。在丞相缺席或不称职时,御史大夫可能会代理丞相的职责,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他们还需要负责管理国家机密文件,记录历史事件,为皇帝提供决策参考。

总的来说,秦朝的御史大夫既是监督官员的“大法官”,又是辅佐丞相的“副宰相”,在维护秦朝统治秩序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存在,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秦朝的统一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