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档双离合到底都有哪七档?揭秘自动挡汽车的隐藏秘密
好的,我们来揭秘一下7档双离合自动挡汽车的“隐藏秘密”——它的七个档位具体是什么。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虽然我们常称之为“7档双离合”,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真的有7个传统意义上的齿比档位。这里的“7档”更多是指变速箱总共可以提供7种不同的传动比组合,用于覆盖更宽广的车速和扭矩范围。
在双离合变速箱(DCT)中,它并没有像传统AT变速箱那样通过液力变矩器连续变速,而是通过两组真实的离合器来分别控制奇数档和偶数档。因此,它的档位排列逻辑与AT不同。
通常情况下,一个7档双离合变速箱的档位分布如下:
1. 1档:提供最大的扭矩输出和最低的转速,用于起步和低速加速。
2. 2档:介于1档和3档之间,用于中低速行驶。
3. 3档:是常用的中档位,平衡动力和速度。
4. 4档:属于中高速档位,用于城市快速行驶或高速巡航的初期。
5. 5档:是较高的常用档位,用于高速巡航,提供较好的燃油经济性。
6. 6档:比5档更高,用于高速稳定行驶,转速更低。
7. 7档(或R档):这里的“7档”通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最高速档,它的传动比通常比6档还要小(即齿比更大),主要作用是在中高速范围内进一步降低发动机转速,以节省燃油和减少噪音,可以看作是一个“经济超速档”。而“R档”则是倒车档,由另一套离合器控制,不参与上述的7个前进档的循环切换。
所以,所谓的“7档双离合”,实际上是巧妙地运用两组离合器和多个档位(通常是6个前进档加上倒车档R)来模拟出类似传统多档位变速箱的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它通过更密集的齿比排布和快速的换挡逻辑,实现了动力响应迅速、传动效率高、行驶平顺的特点,这也是它被称为“隐藏秘密”之一——其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对普通驾驶员来说并不直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