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卯酉时辰揭秘:古代人的时间密码全在这了


子午卯酉时辰揭秘:古代人的时间密码全在这了  

子午卯酉时辰是古代天文学中用来划分一天十二个时辰的四个时段,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这四个时辰分别是:

1. 子时(23:00-01:00):又称夜半,此时阳气开始消退,阴气逐渐增长,万物进入休眠状态。

2. 丑时(01:00-03:00):又称鸡鸣时分,此时阳气逐渐增强,万物开始苏醒。

3. 寅时(03:00-05:00):又称平旦,此时阳气达到最旺盛的状态,万物生机勃勃。

4. 卯时(05:00-07:00):又称日出之时,此时阳气继续上升,万物开始活跃。

5. 辰时(07:00-09:00):又称食时,此时阳气达到顶峰,万物生长旺盛。

6. 巳时(09:00-11:00):又称长蛇时,此时阳气开始减弱,万物逐渐进入休息状态。

7. 午时(11:00-13:00):又称马前,此时阳气达到最低点,万物处于停滞状态。

8. 未时(13:00-15:00):又称手阳明时,此时阳气开始回升,万物开始复苏。

9. 申时(15:00-17:00):又称鸡后,此时阳气达到最高点,万物生机盎然。

10. 酉时(17:00-19:00):又称鸡鸣时分,此时阳气开始减弱,万物开始进入休息状态。

11. 戌时(19:00-21:00):又称狗前,此时阳气开始回升,万物开始复苏。

12. 亥时(21:00-23:00):又称豕亥,此时阳气达到最高点,万物生机盎然。

子午卯酉时辰的划分与古代人的生活作息、农业生产、天文观测等息息相关。古人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和变化,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以便于安排农事活动、进行天文观测和制定历法。这些时辰在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天地自然规律的一部分。

  子午卯酉时辰揭秘:古代人的时间密码全在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