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95.5分飘过96分,这算不算小确幸啊

欢迎读者朋友
一建备考“过来人”的“小确幸”分享
嘿,亲爱的朋友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个曾经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如今又一头扎进一建备考大军里的“过来人”。今天,我想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我最近的小心情——我的《一级建造师》考试成绩出来了,95.5分。
虽然离96分这个“完美”的整数差了那么一小截,但说实话,我竟然觉得这算得上是一种“小确幸”。
一建考试:一座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大山
我知道,对于很多人来说,一建考试就像一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咱们都知道,这玩意儿不是闹着玩的,难度系数那叫一个高。从报名到考试,中间那段时间,简直就是一场身心俱疲的马拉松。
每天早起晚睡,啃着厚厚的教材,刷着无尽的题库,生怕自己哪天一松懈,就前功尽弃了。所以啊,当成绩出来的时候,那种心情,真的挺复杂的。
“差一点点”的小确幸:一种值得庆祝的进步
我之所以想跟大家分享这个,是因为我觉得,这种“差一点点就完美”的经历,其实挺有代表性的。咱们很多人在生活中,是不是也常常遇到类似的情况?明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结果却总是差那么一点点。
但反过来想,这难道不是一种幸运吗?至少,你离目标那么近,那么近啊!这本身就是一种值得庆祝的进步,一种“虽败犹荣”的小确幸。
深入探讨:一建95.5分飘过96分,算不算小确幸?
这篇文章,就是我想通过分享我的这个“小确幸”,来跟大家探讨一下:一建95.5分飘过96分,这到底算不算小确幸?为什么我会这么觉得?这种“小确幸”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意义?它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聊聊吧。
一、我的备考之路:从“不可能”到“差一点点”
1.1 备考之初:那座看似遥不可及的大山
说实话,在决定考一建之前,我真的是一个“门外汉”。咱们都知道,一级建造师考试,是建筑行业含金量比较高的之一。它不仅代表着专业能力,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职业发展。这玩意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之所以决定考一建,主要是因为职业发展的需要。当时,我所在的单位有一个项目经理的岗位空缺,这个岗位对一建有硬性要求。而且,说实话,我也确实想通过这个考试,提升一下自己的专业水平,给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多开一扇窗。
当我真正去了解一建考试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建考试涉及的科目非常多,包括《建设工程经济》、《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和《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四门。而且,每一门考试的内容都非常广泛,知识点密密麻麻,简直就像一座知识的大山,让人望而生畏。
更让人头疼的是,这四门考试的成绩是滚动计算的,也就是说,你需要在连续两年内通过所有科目,才能最终获得这无疑增加了备考的难度和压力。
当时,我真的是有点“头大”。毕竟,我工作多年,已经习惯了按部就班的工作节奏,突然要抽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考,确实不容易。而且,我还要兼顾工作和家庭,时间分配更是让人头疼。
在备考之初,我真的是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但心里也清楚,这条路可能并不好走。
1.2 备期:那段时间的“苦与乐”
备考的日子,是枯燥的,也是充满挑战的。那段时间,我的生活基本上就是围绕着教材、题库和考试大纲展开的。每天早上,我都要提前起床,花一个小时的时间背单词、记公式。然后,上班的时候,我会利用工作间隙的时间刷题,或者看看相关的视频课程。
晚上回家后,我还要继续学习,直到深夜。
说实话,那段时间真的很累。有时候,我学到深夜,眼睛都睁不开了,脑袋也昏昏沉沉的。每当看到自己又掌握了一个新的知识点,或者做对了一道难题,那种成就感又会让我重新充满动力。
备考的日子,虽然辛苦,但也充满了乐趣。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学习《项目管理》这门课程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特别难懂的知识点。那是一个关于项目进度控制的理论,我看了好几遍教材,还是不太明白。
当时,我真的有点想放弃。我告诉自己,不能放弃,一定要搞懂。于是,我上网查了很多资料,还请教了几个考过的朋友。我终于弄懂了这个知识点。
那一刻,我真的是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除了学习上的挑战,备考期间,我也面临着来自家庭和工作的压力。有时候,我因为学习而忽略了家人的需求,或者因为工作而耽误了学习进度。我始终记得自己的目标,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心态。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成功。
1.3 备期:冲刺阶段的“紧张与期待”
随着考试日期的临近,我的心情也越来越紧张。那段时间,我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复习上。我一遍遍地看教材,一遍遍地刷题,甚至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写在了便签上,贴满了房间的墙壁。我每天都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既期待考试的到来,又害怕考试的结果。
我记得,在考试前的一天晚上,我失眠了。我躺在那里,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我脑子里一直在想着考试的事情,想着自己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会犯的错误。那种紧张的心情,真的让人难以入睡。
我知道,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保持冷静。于是,我深呼吸了几次,然后去睡觉。
考试的那两天,我真的是既兴奋又紧张。我提前起床,仔细地检查了考试用品,然后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了考场。
考试的时候,我一边做题,一边紧张地握着拳头。我生怕自己哪一道题做错了,生怕自己发挥失常。
当考试结束的时候,我竟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我知道,自己已经尽力了,无论结果如何,我都无怨无悔。
二、成绩揭晓:95.5分,离96分只差一口气
2.1 查分那一刻:心跳加速的等待
考试结束后的那段时间,我基本上处于一种“等待”的状态。我每天都在关注着考试的成绩,但是又不敢去查。我知道,查分的那一刻,既可能让我欣喜若狂,也可能让我...
终于,在成绩公布的那一天,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登录了考试,查询了自己的成绩。
那一瞬间,我的心跳真的加速了。我手心冒汗,手指颤抖,眼睛紧紧地盯着屏幕上的数字。
当看到自己的成绩时,我愣住了。首先看到的是《建设工程经济》的分数,85分,及格。然后是《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92分,及格。接着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90分,及格。最后是《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95.5分,及格。
看到这四个数字,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反复地查了几遍,确认无误后,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那一刻,我真的是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我知道,自己终于通过了考试,获得了。
我的心情却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激动,反而有点复杂。
2.2 分析成绩:95.5分,离96分只差一口气
为什么我的心情会那么复杂呢?主要是因为我的《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这门课只考了95.5分,而不是96分。我知道,96分是一个整数,是一个“完美”的分数。如果我能考到96分,我肯定会更加高兴,更加有成就感。
现实就是现实,我考了95.5分,虽然也通过了考试,但是离96分只差了0.5分。这0.5分,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遗憾”。它让我觉得,自己虽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最终还是有所欠缺。
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成绩,我仔细地分析了每一门课的得分情况。我发现,《建设工程经济》和《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这两门课,我主要依靠的是记忆和理解,所以得分相对较高。
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和《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这两门课,则需要更多的计算和分析,所以我的得分相对较低。
尤其是《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这门课,我虽然复习得比较认真,但是还是有一些知识点没有掌握牢固。比如,有一道关于工程进度控制的题目,我因为计算错误,少扣了2分。还有一道关于工程索赔的题目,我因为理解不透彻,少扣了3分。
这些小失误,最终导致了我的分数只达到了95.5分。
2.3 反思备考: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看到成绩的那一刻,我不仅感到高兴,也感到后悔。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更加努力地复习,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更加细心地做题,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更加深入地理解一些知识点。
后悔又有什么用呢?过去的已经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