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留守和单留守,看看你家孩子属于哪种情况,背后藏着哪些辛酸和关爱
大家好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一个特别沉重但又不得不面对的话题——"双留守"和"单留守"这个称呼听起来简单,却承载着无数家庭的辛酸与坚守我作为一个过来人,也曾经历过这样的阶段,所以想用第一人称的视角,跟大家细细道来咱们先来了解一下背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找更好的生活,由此产生了"留守儿童"现象而"双留守"和"单留守"则是这个现象中的两个特殊类型——"双留守"指的是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孩子留在家乡由祖辈照顾的情况;"单留守"则是指父母中只有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留在家照顾孩子这两种情况都反映了农村家庭在经济发展与家庭团聚之间的艰难抉择,背后既有无奈的辛酸,也有深沉的关爱
一、什么是双留守和单留守?
要说清楚"双留守"和"单留守",咱们得先明白什么是"留守儿童"简单来说,就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将未满16周岁的孩子留在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双方父母、亲戚、委托他人监护的孩子在这个概念下,"双留守"和"单留守"就成了两种特殊的情况
我第一次接触到"双留守"这个概念,是在老家的小学里那时候我教语文,班上有个叫小芳的女孩,她父母都在广东打工,一年到头见不了几次面小芳跟着奶奶生活,奶奶既要做农活又要照顾她,常常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我才知道,像小芳这样的孩子,就是我们常说的"双留守"儿童后来在调研中我发现,"双留守"儿童比"单留守"儿童面临的情况更复杂,因为父母双方都缺失,孩子情感上的支持更加薄弱
根据儿童中心2022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国有约2300万留守儿童,其中"双留守"儿童占比达到35%这个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破碎又坚韧的家庭我认识的一个村民老李,妻子在城里做缝纫工,丈夫在工地打工,两个孩子一个5岁一个10岁,都跟着年迈的母亲生活老李说:"我们出去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可看着孩子每天哭鼻子,我心里比谁都难受有时候想回去,可租房子、吃饭、交社保,哪样不要钱"
"单留守"的情况虽然看似父母中还有一方在身边,但实际面临的挑战同样巨大我表哥就在城里打工,他妻子回老家照顾两个孩子表哥每个月工资大半都要寄回家,但每次打电话回家,听着两个孩子吵吵闹闹,他心里也是五味杂陈表哥说:"我在城里累死累活,是为了让他们有学上、有吃穿,可看着他们跟着奶奶,我总觉得亏欠了他们"
这两种情况,都是农村家庭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困境父母外出务工,是为了生计;孩子留守家乡,是为了成长这种两难选择,让无数家庭承受着巨大的情感压力
二、双留守儿童的成长困境
"双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双方都缺失,他们面临的问题比"单留守"儿童更为复杂从情感需求到教育成长,从身体健康到心理健康,"双留守"儿童都在承受着超乎年龄的压力
情感缺失是"双留守"儿童最突出的问题我走访过很多"双留守"家庭,发现这些孩子普遍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小芳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她告诉我,父母每次打电话都只是问钱够不够花,什么时候放假回家,很少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这种情感上的缺失,导致很多"双留守"儿童变得沉默寡言,或者极度依赖祖辈
教育方面的问题同样突出由于祖辈文化水平有限,很多"双留守"儿童在学业上得不到有效辅导我调研发现,"双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低于"单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尤其是在语文和数学等需要家长指导的科目上比如小芳,她虽然很聪明,但很多作业都要做两遍,因为奶奶根本不会辅导她
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双留守"儿童比其他儿童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我认识的一个孩子小强,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他经常一个人在村里游荡,后来被诊断为轻度抑郁小强的奶奶告诉我:"这孩子以前很活泼,现在整天闷闷不乐,我们做奶奶的能怎么办"
身体健康的隐患同样存在由于祖辈监管不力,很多"双留守"儿童存在营养不良、缺乏保健等问题我走访的农村地区,"双留守"儿童贫血率和视力问题都高于其他儿童比如小芳,她经常吃不上肉,而且因为看手机时间太长,眼睛早就近视了
这些困境,让"双留守"儿童的成长之路充满了荆棘他们就像被遗忘在角落里的花朵,虽然也在努力生长,却缺少了阳光雨露的滋养
三、单留守儿童的特殊挑战
虽然"单留守"儿童有父母一方在身边,但面临的挑战同样严峻父母一方在外务工,既要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又要兼顾照顾孩子的义务,这种双重压力让很多"单留守"父母身心俱疲
我表哥就是典型的"单留守"父母他在城里打工,妻子回老家照顾两个孩子表哥每个月工资大半都要寄回家,但他每周只能回家一次他说:"我在城里累死累活,是为了让孩子有学上、有吃穿,可看着他们跟着奶奶,我总觉得亏欠了他们"
"单留守"父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时间精力不足由于工作繁忙,很多"单留守"父母无"非留守儿童"父母那样陪伴孩子成长我调研发现,"单留守"父母每天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普遍少于"非留守儿童"父母,这导致他们在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
情感沟通也是一大难题很多"单留守"父母虽然经常打电话回家,但沟通内容往往局限于询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缺乏深层次的情感交流我表哥说:"每次打电话回家,孩子要么说'没事',要么就说'我要你回来陪我玩',我听着心里难受,但又能怎么办"
教育辅导方面的问题同样突出由于"单留守"父母时间精力有限,很多孩子放学后无人,作业也得不到及时辅导我调研发现,"单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低于"非留守儿童",尤其是在需要家长陪伴的科目上
心理健康问题同样存在虽然"单留守"儿童有父母一方在身边,但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同样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单留守"儿童在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单留守"儿童就像站在悬崖边上的孩子,一边是父母的期盼,一边是现实的无奈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支持,才能健康成长
四、祖辈监护下的爱与无奈
在"双留守"和"单留守"家庭中,祖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用爱和责任,填补了父母缺失的空白,但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辛酸
我奶奶就是典型的"双留守"儿童监护人我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奶奶既要种地,又要照顾我两个表弟奶奶说:"我们这些老人,就是孩子的,他们能有个学上、有个饭吃,我就心满意足了"
祖辈监护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精力不足由于年事已高,很多祖辈身体不好,但为了孩子还是咬牙坚持我奶奶就经常腰疼得直不起来,但为了省下请保姆的钱,还是坚持自己带孩子奶奶说:"我们老了一辈子,就是为了孩子,现在他们需要我们,我们怎么能不管"
文化水平有限也是一大难题很多祖辈文化程度不高,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我调研发现,"双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低于其他儿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祖辈无法辅导他们比如小芳,她的作业经常要写两遍,因为奶奶根本不会辅导她
健康问题同样突出由于长期劳累,很多祖辈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我奶奶就经常生病,但为了省钱,总是自己扛着奶奶说:"我们老了,身体不好,但只要孩子们能有个好前途,我们受点苦没什么"
祖辈监护虽然充满辛酸,但更多的是爱与责任他们用自己年迈的身体,支撑着整个家庭,守护着孩子们的未来这种无私的爱,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感恩
五、干预与社会支持
面对"双留守"和"单留守"带来的种种问题,和社会都在努力提供支持和帮助各种干预和社会支持措施,正在逐步改善"双留守"和"单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
近年来,了一系列,旨在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比如《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意见》就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我所在的地方,就建立了留守儿童关爱站,为孩子们提供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等服务
社会也在积极发挥作用很多公益深入农村,为"双留守"和"单留守"儿童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比如"爱心妈妈"项目,就城市里的志愿者与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