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生娃后,我只想离你远远的,你却死缠烂打不放手
欢迎来到我的故事世界——《生娃后,我只想离你远远的,你却死缠烂打不放手》
一、的起点:当爱情变成交易的枷锁
说实话,我和老公的相遇,在当时看来简直是命运般美好。我们在一次设计展览上认识,他是个有责任感的建筑设计师,我们因为共同的爱好——手绘——迅速走近。那些日子,我们一起画设计稿,在咖啡馆讨论艺术,晚上有时会一起看天文纪录片。他的温柔、上进,还有不我做什么的尊重态度,让我渐渐沦陷。
我们的感情进展得很快,见了双方父母后,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家境比我好,父母都是大学老师,对我体贴入微。我爸妈虽然一开始有点担心儿子年纪轻轻就结婚,但看到这么稳重,也就慢慢接受了。
真正让我感到窒息的,不是婚礼本身,而是婚后不到一年,我发现自己了。当时我们还没准备好要孩子,尤其是我,一直想先专注于事业,等经济更稳定些再说。但我的父母,特别是我妈,完全不允许我打掉孩子。
"小雅,这是你弟弟,是咱家的根啊。"我妈一边抹眼泪一边说,"我们养你这么大,就是为了让你能有个家,有个孩子。你打掉他,就是..."
我爸则更直接:"爸妈已经退休了,就指望抱孙子养老呢。你要是敢打掉,就别认我这个爹."
我试图解释我的职业规划、我的梦想,但他们根本听不进去。"女人不结婚生子,就是浪费生命"这句话像魔咒一样在我耳边回响。最让我心寒的是,当时的态度:"爸妈说得对,现在就生吧,我养你和孩子."
就这样,在一片"为你好"的声中,我怀上了这个并不想要的孩子。期间,我每天都活在煎熬中。身体上的不适还好应付,心理上的压力却让我喘不过气。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配有好的人生。
据妇联2022年的调查报告显示,有超过60%的年轻女性在和产后遭遇过来自家庭的经济控制或生育压力,而生育的比例在一线城市中达到惊人的35%。我的经历,只是这冰冷数字背后无数个真实故事的缩影。
二、婚姻的裂痕:当尊重变成控制
孩子出生后,我的生活彻底被了。原本属于我的创作时间被挤占,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育儿琐事。虽然嘴上说着会帮忙,但实际上一天到晚不是在加班就是玩游戏,真正照顾孩子的时间屈指可数。
"你能不能多帮点忙?"我忍不住抱怨。
"我上班也很累啊。"他推给我一个脏尿布,"你当妈妈容易."
这种推诿让我心寒。我开始意识到,所谓的"帮忙带孩子",不过是在我面前装好人的一种方式。真正让我崩溃的,是他对我生育决定的完全不理解。
"为什么你要坚持要这个孩子?"他不止一次这样问我,语气里充满了不耐烦。
"因为这是我的孩子,我想养他。"我反驳道。
"可你从来就不喜欢这个孩子。"他冷笑道,"你总是把你的画、你的爱好放在前面,从没想过这个家."
这句话像一把刀,刺穿了我所有的伪装。是啊,从开始,我就没真正想要过这个孩子。现在他出生了,我还要假装满心欢喜吗
我开始频繁地失眠,整夜整夜地盯着天花板发呆。曾经让我痴迷的插画,现在看都懒得看一眼。我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真的有问题。是不是我真的不配做母亲。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指出,成年早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亲密关系,而成年中期则需要获得繁殖感。对于生育的女性来说,这种繁殖感往往伴随着巨大的心理负担和自我怀疑。就像我,在成为母亲的过程中,丢失了自我认同。
三、死缠烂打的纠缠:当爱变成枷锁
婚姻本应是两个人的相互尊重和理解,但在我们家里,这种平衡早已被打破。开始变本加厉地控制我的生活。他每天查我的手机,限制我的社交,甚至我是否在偷偷画画。
"你到底有没有把我当妻子?我每天上班回来,家里只有你一个人,你到底在干什么?"
"我在看孩子,在做饭,在打扫卫生。"我反驳道。
"那为什么你的手机里还存着这么多艺术家的作品?你到底有没有想过这个家?"
我无言以对。我知道他是在指责我,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既想继续我的艺术创作,又不想伤害这个无辜的孩子,更不想让失望。
矛盾终于在一个周末爆发。我答应朋友去参加一个插画展,准备偷偷溜出去。结果刚到美术馆门口,就被拦住了。
"去哪里?"他的声音冷得像冰。
"我去参加一个朋友聚会。"我低声说。
"聚会和谁?男人还是女人?"他步步紧逼。
"都是朋友。"我感到一阵窒息。
"少骗我。我查过你的通话记录。"他怒吼道,"你每次说去朋友聚会,最后都去画室。你根本不在乎这个家."
那一刻,我彻底崩溃。哭着说:"我不是不在乎这个家,我只是...我只是想保留一点自我"
"自我"他嗤笑一声,"你连孩子都照顾不好,还谈什么自我。你根本就是个不负责任的妻子"
我试图解释,但他完全听不进去。我落泪着说:"也许你是对的,我确实不配做妻子,也不配做母亲"
出乎意料的是,突然松开了我。他看着我,眼神复杂:"你真的想离开我"
我点点头,眼泪止不住地流。
"那你想好怎么跟我交代了?"他冷冷地说,"孩子怎么办?你打算抛弃他吗"
我愣住了。孩子是无辜的,我不可能抛弃他。但这个家,我真的要继续吗
四、内心的挣扎:当母爱变成枷锁
接下来的日子,我活在两难中。一方面,我恨的控制和不理解;另一方面,我无法割舍这个无辜的孩子。我尝试和他沟通,但他总是用"为你好"的借口拒绝我的所有提议。
"你想怎么样都可以,只要别离开这个家。"他总是这样说,"孩子是无辜的,你不能因为自己的自私就伤害他"
自私?我什么时候变得自我?只是想要一点尊重,一点自由,一点做自己的空间。但在这个家里,这些要求都成了自私的表现。
我开始频繁地感到抑郁。根据世界卫生的数据,产后抑郁的发病率在产后6个月内达到高峰,而生育的女性患产后抑郁的风险比自愿生育的女性高出近两倍。我每天醒来都感到一阵无力,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直到有一天,我在医院做产后检查时,遇到了一位同样被丈夫生孩子的女士。我们聊了很久,她告诉我,她也曾想过放弃,但最终决定寻求专业帮助。
"我去看过心理医生,他说我得了产后抑郁症,需要治疗。"她叹了口气,"现在我终于明白,这不是我的错"
这句话让我豁然开朗。我终于意识到,我不是自私,我不是不负责任,我只是需要帮助。我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需要有人告诉我,我有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我开始主动寻求帮助。我找到了一位专门治疗产后抑郁的心理医生,开始每周接受咨询。医生告诉我,我的情况并不罕见,很多女性都经历过类似的困境。
"你生育后感到抑郁,这不是你的错。"医生温和地说,"你正在经历的是正常的心理反应。重要的是,你要学会爱自己,给自己一些空间和时间"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尝试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不再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而是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重新拿起画笔,虽然进步缓慢,但每完成一幅作品都让我感到无比满足。
五、艰难的抉择:当放手成为唯一的出路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和自我调整,我逐渐找回了自己的节奏。我开始明白,婚姻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完全牺牲,而是两个独立个体的相互尊重和包容。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继续这样的婚姻只会让双方都痛苦。
我尝试再次与沟通,但结果依然如故。他依然不理解我的痛苦,依然坚持用"为你好"来控制我。我知道,这样的婚姻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
做出离婚的决定,对我来说极其艰难。毕竟,我们有一个孩子,一个共同建立的家。但我也明白,如果继续这样的婚姻,对孩子和我都没有好处。
"我决定离婚。"我勇气告诉。
他愣住了,随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