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的电子式全解析让你一看就懂超简单
好的,我们来用最简单的方式解析一下过氧化氢(H₂O₂)的电子式。
想象一下,过氧化氢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我们要画出它的电子式,就是要表示出这些原子是如何通过共享电子来“手拉手”形成分子的。
首先看氢原子。氢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想要达到稳定,就需要再获得一个电子,变成像氦气那样有2个电子的“小家庭”。氧原子呢?它有6个最外层电子,需要再获得2个电子才能稳定。
现在,来看看两个氧原子。每个氧原子都有6个最外层电子,它们可以互相帮助。一个氧原子把它的一个电子提供给另一个氧原子,这样每个氧原子都“借”到了一个电子,最外层暂时变成了8个电子(达到了稳定结构),但它们还差一点点把自己真正的“家”(8个电子)补满。
为了让两个氧原子都达到最稳定的状态,它们决定“共享”电子!每个氧原子拿出一个电子,和另一个氧原子共享,形成一条共价键。这样,每个氧原子周围就“好像”有了8个电子(4个自己的加上2个共享的,再加上共享的2个也算在它周围了)。
但是,这样每个氧原子都还差2个电子才能完全拥有自己的稳定结构。怎么办呢?这时,两个氢原子来了!每个氢原子拿出它唯一的一个电子,分别和两个氧原子共享,又形成了两条共价键。
所以,最终过氧化氢的结构是:两个氧原子通过一条单键(共享一对电子)连接在一起,每个氧原子再分别和一个个氢原子通过一条单键(也共享一对电子)连接。
总结一下,过氧化氢的电子式可以画成:
H — O — O — H
其中,O和O之间以及O和H之间,每一条短线都代表一对共享的电子(也就是一个共价键)。这样,每个氢原子达到了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每个氧原子达到了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这就是过氧化氢分子是如何用电子“手拉手”组成的简单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