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线为啥只能一头接地啊真相其实很简单


屏蔽线之所以通常只能一头接地,核心原因在于如何最有效地利用屏蔽层来抑制干扰,同时避免引入不必要的噪声或形成接地环路。屏蔽层的主要作用是阻挡外部电磁场干扰信号,或者阻止信号本身通过屏蔽层向外辐射。

在理想情况下,屏蔽层应与信号地的电位保持一致。当屏蔽层在信号源(如发送端)接地时,它可以最直接、最有效地将来自接收端的干扰电磁场隔绝在屏蔽层之外,或者将发送端的信号辐射限制在屏蔽层内,不会干扰外部环境。此时,屏蔽层和大地之间形成一个低阻抗的通路,能高效地吸收或反射干扰。

如果屏蔽层在信号接收端也接地,情况就可能变得复杂。当信号在传输线路上传输时,发送端和接收端的 ground(地)电位往往不是完全相同的。如果两端都接地,屏蔽层上会因为电位差而产生一个电流,这个电流流过屏蔽层和地之间的阻抗时,会在屏蔽层上产生一个新的电压。这个电压会叠加在原始的信号上,形成干扰,反而降低了屏蔽效果,这种现象被称为“接地环路”(Ground Loop)。

因此,为了达到最佳的屏蔽效果并避免接地环路带来的噪声干扰,屏蔽线通常只在一端(通常是信号接收端或信号发生干扰较少的一端)进行接地。这样既能利用屏蔽层有效抑制干扰,又能避免因电位差在屏蔽层上产生不必要的噪声。当然,在特定情况下,两端接地也是可行的,但需要仔细考虑两端地的电位关系,确保不会形成接地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