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千金成语故事大揭秘,让你秒懂这个典故的真谛!


好的,请看这个关于“一字千金”成语故事大揭秘的回答:

“一字千金”这个成语,我们常用来形容文字价值极高,或者说话算数,承诺不可更改。但它的真正来源和“真谛”,其实隐藏在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里。相传,战国时期,秦国的丞相吕不韦为了展示秦国国力和吸引人才,主持编纂了《吕氏春秋》。这部书汇集了当时秦国内外的大量知识,内容浩瀚,可谓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吕不韦不仅让门客们共同撰写,还郑重其事地在书成之后,将书稿公之于众,并在长安城门旁立了一块巨大的石碑,上书:“有能增损一字者,赏千金”。这个悬赏在当时是极其巨大的财富,足以说明吕不韦对自己这部著作的极端自信和极高评价。消息传出,虽然确实没有人能增删一字,但这“赏千金”的承诺本身就极大地提升了《吕氏春秋》的声誉和价值,使其成为一部名垂青史的经典。因此,“一字千金”的典故,其“真谛”就在于:它源自吕不韦对《吕氏春秋》质量的绝对自信,以及那份不惜重金维护其权威性和完整性的决心。如今,我们用这个成语,正是要表达对文字或承诺的极端珍视和肯定,强调其无与伦比的价值和不可动摇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