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筷子发明者:环保生态餐具创造者


全球每五人中,便有一人使用筷子进餐。筷子对中国人而言,更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真正了解筷子吗?中国历史上,筷子究竟何时开始普及?在筷子普及之前,古人以何种方式就餐?筷子与饮食文化是如何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而中国周边国家如日本、越南和韩国,又是在哪个时期受到中国影响而使用筷子的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国家又如何发展出自身独特的筷子文化?

近期,北京大学历史系长江讲座学者、美国罗文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晴佳出版了《筷子——饮食与文化》一书,本书分为七个章节,分别探讨了筷子的起源、用途的演变;筷子在越南、日本等国的使用情况;用筷礼仪;以及筷子作为礼物、隐喻和象征的含义。

20世纪的著名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普通民众的日常行为,如同精英阶层的决策,对历史演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间相互关联,进而影响历史进程。”这或许恰好解释了筷子这种看似平凡的日常用品具有研究价值的缘由:筷子与中国传统的历史、宗教、文化和饮食习俗紧密交织,这一独特的进餐方式形成后,又进一步深刻影响了亚洲人的饮食文化和饮食内容。正如一位学者所言:筷子与汉字一样,对于东亚文明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一次性筷子发明者:环保生态餐具创造者

《孔子》剧照,以手食,共饭不泽手

一次性筷子发明者:环保生态餐具创造者

《孔子》剧照,孔子流落在外,和弟子分一碗羹用一根竹节拨碗里的食物,并未使用筷子

筷子作为一种进餐工具最早出现在何时?在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中,季桓子(陈建斌饰)以刀割肉吃,孔子流落荒野喝马肉汤时只用一根竹节拨汤喝,而电影中描述的宴饮场面则显示,众人直接用手吃饭,并未使用筷子。根据史料记载,王晴佳提出,孔子的时代的确用手进餐,而自战国开始,中国人逐渐用筷子等餐具取代了手指取食。在随后的两千年中,筷子成了大多数中国人的首选餐具,演变成一种独特的饮食习俗,并影响了周边地区。

在《筷子——饮食与文化》一书的写作中,王晴佳希望打破民族国家的历史书写传统,而纵观整个亚洲地区。他指出:“大约七世纪以来,筷子在亚洲地区被广泛使用,日本学者指出,根据取食方式,亚洲存在着独特的‘筷子文化圈’,此外还有两大与之相异的饮食文化圈:一为中东、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当地人以手指取食为传统方式;二为欧洲、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其主要用餐方式是刀叉取食。以饮食文化的不同为基础,实际上也代表了世界上的三大文明圈:筷子文化圈与儒家文化的产生和影响范围大致一致,手指取食圈的地区主要受宗教影响,而刀叉取食圈则基本代表了西方文明。”

“筷子文化圈”是他在书中着重探讨的部分,也是全书最具宏观性和前瞻性的篇章。而深入到“筷子文化圈”内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代、亚洲的各个国家对于筷子的使用也充满了有趣的细节:例如,中国在汉代就餐时将匕(勺)与箸(筷子)作为一套饮食工具使用,这种习惯逐渐消亡,却在韩国得到了很好的保留;而受神道教影响的日本认为木头可以通灵,在祭祀或节日祭祀后会焚烧木筷,这或许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性筷子”。

近日,王晴佳接受了澎湃新闻的专访。

一次性筷子发明者:环保生态餐具创造者

王晴佳

澎湃新闻:西岛定生认为,东亚世界文化圈有汉字文化、儒教、律令制和佛教四大特征。那么,筷子在这个文化圈的形成过程中是否发挥了推动作用,并作为一种有力的标志?

王晴佳:赵汝适的《诸蕃志》和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中都有记载,在唐代,许多去到非中华文明圈的地方的中国人看到当地人“手食不用匕箸”,史籍经常记载到这一观察,中国人认为使用筷子显示出我们的文明程度,而“使用筷子是更文明的”这种观念也会影响到其他地方的人。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礼仪文化,其实主要就是规范人与人交往的模式,以及人的行为习惯,筷子也在礼仪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福山在《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中引用黑格尔的观点:人有两种欲望,一种是被认可,另一种是平等。黑格尔认为这是推动人类发展的最大动力。史籍中“手食不用匕箸”的说法绝对会给当地人带来很大的触动,如果一个区域的人感觉另外一个区域更发达,肯定会自然而然地去模仿。

澎湃新闻:“筷子文化圈”中的国家情况不一,比如越南、韩国和日本,那么中国是如何向外辐射这个“筷子文化圈”的呢?

王晴佳:并非完全是政权、政治或军事的扩张,因为隋炀帝征讨高句丽没有成功,唐代与阿拉伯的怛罗斯之战也不成功。学界和历史学家在描述汉唐时期的文化影响力时,使用了“文化主义”这个词,即在那个时期,从政权的形式到各种层次的文化都受到周边地区的崇敬。我们谈到筷子和喝茶,其实都是这种“文化主义”的一部分:喝茶曾一度代表社会地位,泡茶有一套茶具,这就是茶道,唐朝人喝茶,日本人开始喜欢喝茶,越南人喜欢喝茶,都是对一种文化的向往。其实茶有点苦、并不那么好喝,而筷子并不那么容易学,最后这些都可以普及一定是因为周边地区将其作为一种更优秀的文明而效仿。以此类推,那么茶在近代世界的普及也体现了一个类似的文化蔓延、模仿和推广的过程,当然其中的主要角色不再是唐朝,而是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了。

澎湃新闻:能否谈一下筷子在中国,以及在整个“筷子文化圈”中大概是在哪个时代开始逐渐普及的?

王晴佳:如果把筷子定义为取食工具的话,可能```html

一次性筷子发明者:环保生态餐具创造者

颇有古风的临时用筷

澎湃新闻:筷子的重要性自不必赘言,但是我们在研究这种生活史中的标志性用具的时候有没有需要注意的,比如注意研究的边界,不要赋予它过多的象征意义等?

王晴佳:对,作为一个历史学者,我不想把它推断过度,但是我认为筷子作为一个文化象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个现象还在发展。你会发现三大饮食文化圈对比中,手食的圈子逐步衰弱,印度人的上层人士肯定是用刀叉来吃饭的,而筷子文化圈是在逐步壮大的。

我们文化思维方式是跟我们的饮食方式有关的,比如我提到的布罗代尔就在书中曾隐含地提出:“稻米文化圈人的创造性不够”,这个观察可能也是对的。要知道种植稻米很消耗时间精力,所以中国人惯有勤恳劳作、循规蹈矩的传统,这也逐渐反映在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上。

澎湃新闻:为什么距离中国很近的一些东南亚、中亚国家最后没有在这个筷子文化圈里面?宗教信仰在这中间发挥作用吗?

王晴佳:这个就是跟中国的统治与文化习惯有关系,否则很难解释。整个东南亚的饮食习惯差不多的情况下只有越南人那么喜欢用筷子,肯定是和它在历史上长期被中国影响有关系。

宗教的话绝对也有关系。欧洲人开始使用餐具的时候也是有抵触情绪的,因为上帝给我们五只手指,这是神赋予你的一个神圣的功能。我问过那些印度的、中东的一些人,现在他们在外面餐馆吃饭用刀叉逐渐增多,而他们中那些宗教信仰比较强的人还是坚持传统,用右手吃饭,并认为左手不洁。而更为严格的人则认为应该只使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三个手指取食而已。

澎湃新闻:最早研究筷子的是日本学者,《筷子——饮食与文化》在之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有何推进?

王晴佳:日本的研究以及中国刘云主编的《中国箸文化史》都有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他们都比较侧重于以民族国家为单位来考察,而我的书则尝试做一种全球史的尝试。我在最后一章也的确讲到筷子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譬如日本寿司最近20年在中国和西方都非常流行,寿司对筷子在西方的普及有了第二波的推动作用(第一波就是中国餐馆)。我认为筷子是一个载体,来承载这么一种文化的输出。

奥巴马上台之后,美国的一些劳动阶层就会说你们那些投票者都是那种“食寿司的”,他们指的是生活在大城市,条件优渥,可以吃一些比较健康、当然价格也昂贵一些的中餐、日本菜的人。所以使用筷子也有一种文化、社会地位的象征意义。

澎湃新闻:中国有句古话叫“礼失求诸于野”,可能在一个大的政权体与文化传统中某种东西已经消失掉了,但是其小的文化圈却被很好地保留。日本和韩国或许就承担了一部分这样的作用。

王晴佳:这个的确有,但有的也很难解释,比如出土的一些隋唐时期的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