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发型名称
古人的审美水平令人叹为观止。宋朝妇女的发型图鉴,便诠释了何谓古典而雅致的中式之美。
无论是慵懒柔美的云鬓,端庄大方的螺髻,抑或精致奢华的华冠,每一款发型都美得令人心醉神迷。
难怪网友感慨万千,纷纷留言:“宋朝姑娘真是技艺高超,她们所盘髻插花的技艺,连当今最顶尖的造型师也无法比拟,堪称绝世之美。”
在诗词歌赋中,我们常读到古人对女子发型的赞叹。比如,杜甫曾在《月夜忆舍弟》中写道:“香雾云鬓湿,清辉玉璧寒。”赞美自己妻子的发型。
诗中所提及的“云鬓”,是一款自唐朝流行至明清时期的“顶流”发型。
遗憾的是,古代众多精妙绝伦的发型,如今已渐渐失传。但仍有不少妆发设计师,通过研读文献古籍和出土文物,尝试复原这些造型。
本期,我们就来领略她们为我们献上的“宋代妆发美学图鉴”,共同感受穿越千年依然令人心动的风雅之美。
宋朝承袭唐制,经济社会十分繁荣。在崇尚文理的社会风气下,各阶层女性的妆发搭配呈现出“百花齐放、各有千秋”之盛况。
相较于唐代遗风,宋人妆发又增添了三分婉约、四分华美,种类造型更加琳琅繁复。
无论是市井庶民还是高门贵族,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妆发美学。接下来,让我们一一领略一番。
·罗髻
宋代女子发型大致可分为低髻和高髻。民间妇女多采用实用低调的低髻,而贵族女子则追崇唐风,偏爱华丽的高髻。
但此划分并非绝对。比如这款精美的“罗髻”造型,便是以发辫盘制而成。既美观大方,又不易散乱。民间妇女常用娟丝等布料包裹装饰,既朴实又别致。
·双蟠髻
双蟠髻又称龙蕊髻,其雅名取自苏轼诗句:“绀绾双蟠髻,云欹小偃巾,轻盈红脸小腰身”。因其造型似双龙盘绕于顶,又给人以空灵飘逸之感,在宋代十分流行,是常见的妆发样式。
双蟠髻的盘制颇具特色,需先将头发分梳,再将两侧头发盘成环状。值得注意的是,双蟠髻的髻心较大,呈现不规则的圆弧状。
发髻底部常点缀彩带和珠翠,也可在髻端和顶部加饰步摇、钗环,更显华美精致。
·云鬓
云鬓现多用来形容女性乌黑柔美的鬓发,实则是古代一种极为流行的古典盘发,盛行了千余年。除了开篇提到的杜甫,宋代词人赵长卿也曾在作品中描绘此发型——“拂掠新妆,巧梳云髻。”令人顿生朦胧美感。
云鬓乃一种高髻,造型高耸,但盘发手法不拘泥于紧致固定,蓬松感十足,宛若云朵之态,故得此名。梳此发髻,呈现出的将是温柔端庄的古雅之美。
·盘福龙
宋代还有一种“懒人发型”,以其慵懒随意的造型而闻名。更有趣的是,它有个颇具特色的名字——“便眼觉”。此发髻体积偏大而扁平,即使不拆发睡眠也无大碍,次日仍能保持完好的发型,可谓是懒人的福音。
而其另一个别称是盘龙福髻,因其扁平状颇似发福的小龙,取其可爱亲切之意。
·懒梳髻
说到懒人发型,还有一款“顶流”造型不容错过,它便是“懒梳髻”,又称懒梳头、懒梳妆。这款发髻顾名思义,方便快捷。盘发方式是
包髻之美:
宋代女子妆发中,包髻造型风靡一时。它源自将梳好的发髻,用布料层层包裹起来。布料的选择多姿多彩,有经济实惠的棉布、绢布,也有奢华精致的真丝、锦缎。巧手匠心,更将布料包裹出花卉、浮云等生动图案,尽显女子心思细腻。
年轻女子常用鲜花或珠宝点缀包髻,更添几分灵动。而中年妇女则偏好简约优雅的包髻造型,尽显成熟魅力。
女冠风采:
中国自古被称为"衣冠上国",冠饰在人们心中地位显赫,甚至被视为"礼之始也"。
最初,冠饰仅为贵族男性专属。唐中期以来,"女效男装"之风盛行,女性也开始佩戴冠饰。宋代,女冠饰更是成为时尚潮流。
女冠饰的材质丰富,且常与花卉相结合,鲜花或绢花点缀其上,使得造型更加夺目。花鲜色艳,冠饰华贵,相得益彰。
宋代发型,时尚轮回:
宋朝女子对发型的追求,犹如时尚的轮回,精巧繁复的盘发、朴素恬淡的布裹、华丽独特的女冠,每一款都饱含着时间的审美记忆。
从繁复到简约,从华美到素雅,宋人妆发图鉴中,总有适合你的款。
古装搭配中的气质锦上添花:
有了这些妆发的加持,无论搭配怎样的古装,都能凸显出与众不同的气质。行走在时光深处,成为令人惊艳的穿衣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