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习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二年的学习基础上,自主认字的意愿十分强烈,具备了一定的自学字词能力,并且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写字习惯,笔迹整齐规范。他们热爱阅读,对阅读充满兴趣,能够流畅而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浅显的课外书,能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思考。学生有主动交流的意识,认真倾听他人讲话,能够理解主要内容。在口语表达方面,他们能够主动与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对于周围事物抱有好奇心,乐于观察自然,能够将所见所思连贯地写下来。片段写作已基本掌握,为后续完整的作文练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材特点

(一)以专题组织单元内容,增强教材的整体性

前四册教材基于“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的理念进行编写,并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了老师们的认可。本册教材在传承这一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从导语到课例,再到语文园地,各语文活动均紧密围绕本单元专题展开,教材的整体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强化导语的引导功能

本册教材在每组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版面安排导语内容。导语的作用在于阐述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点明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导语还布置了任务,为课文和语文园地的学习做好准备。每个单元的导语都配有相应的背景图片,通过直观的方式更加形象地展示专题。

2.增强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关联性和整合性

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采用一段流畅的文字,自然而然地进行衔接,并提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其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冶情操作用。

3.联系单元专题,整合单元教学内容

(二)基于专题开展“综合性学习”,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综合性学习”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同等重要,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正如课程标准所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旨在“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范围,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拓展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其开放性、灵活性、创新性为特点,更能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优化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

1.完善课文的导学系统

本册教材灵活地在课文之前、之中或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思考,逐渐意识到在阅读过程中应该关注哪些方面,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优化课后练习的设计

课后练习均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思考、表达感受、展示学习成果。部分练习采用举例的方式,鼓励大家讨论、交流。在继承低年级教材“我会读”“我会写”的设计理念的本册教材针对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中采用了激励式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改变了以往以要求和指示提出思考练习内容的方式。其中,部分练习以“ 我能……”“我要……”的形式引导学生展示学习成果。部分练习则用“我们来讨论讨论……”“我们来交流交流……”等富有号召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合作学习。还有部分练习采用充满活力和个性的儿童语言,激励学生认真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