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怆然而涕下的读音


登幽州台歌赏析

唐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读音分段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独怆然而涕下的读音

作品鉴赏

《登幽州台歌》以其慷慨悲凉的基调,吟唱出诗人怀才不遇、孤独落寞的心声,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诗歌语言苍劲奔放,意境雄浑开阔,展现出诗人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诗歌开篇以两句感叹,将时间长河浓缩于古今对比之中。诗人登上幽州台,思绪飘忽于历史与未来,却寻觅不到志同道合的贤明君主,道出一种“生不逢时”的深沉无奈。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面对浩瀚无垠的宇宙,诗人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孤独感。 “悠悠”二字,将空间无限延伸,与时间永恒形成强烈对比,更加凸显出个体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渲染得淋漓尽致。

诗歌虽未直接描绘幽州台的景色,却通过登台所思所感,将个体情感融入广阔的时空背景之中。诗歌风格雄浑苍凉,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体现出“汉魏风骨”的诗歌风格,为唐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作品背景

幽州台,又称黄金台、蓟北楼,位于今北京市大兴区,是燕昭王为招揽天下贤士而建。唐代诗人陈子昂,满腹才华却仕途坎坷,登台远眺,触景生情,创作了这首传世名篇。

注释

⑴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

⑵前:过去。

⑶古人、来者: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指:燕昭王

⑷念:想到。

(5)悠悠:辽阔,遥远

(6)怆(chuàng )然:悲伤凄恻的样子。

(7)涕:古时指眼泪,此指流泪。涕下:流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