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有哪些_12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主要目的是确保食品的质量、延长保存时间并增强食品的感官体验。这些添加剂可以从最基本的盐腌和醋腌到复杂的化学合成物质,历史悠久的用途涵盖了从保存腊肉到保持葡萄酒的新鲜度。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二十世纪下半叶加工食品的崛起,各种天然和人工合成的添加剂被不断引入食品中。

在食品标签上,大多数添加剂及其他成分会按照重量从高到低的顺序列出(口味除外,无需标识)。有时这些添加剂会以其全名列出,而在其他情况下,则用代码编号表示。例如,胭脂树皮可能被标注为“着色剂(120)”,而亚硫酸钠则可能标注为“防腐剂(221)”。

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其功能,对于消费者在选择、保存和加工食品时,能够确保食品的安全、营养及正确使用非常重要。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包括:延长食品保存时间、调整食品外观、改善风味、提升食品质量、增加营养价值及方便生产等。根据功能的不同,我国食品添加剂可以分为23个类别,涵盖2000多个品种。在这里,我们将重点介绍常见的十五种添加剂及其功能。

食品添加剂有哪些_12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抗结块剂是专门用于粉状或颗粒状食品中的添加剂,主要目的是防止结块,并改善材料的流动性和包装、运输性能。例如,硅酸钙(CaSiO3)常被用作食盐中的抗结块剂,它能够吸收多余的水分,从而保持食盐的流动性。

抗氧化剂在食品保存中也起着关键作用。食物在空气和阳光的作用下会发生氧化,导致变质。为了延缓这一过程,抗氧化剂如天然的维生素C和E,以及人工合成的没食子酸丙酯、TBHQ和BHT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以维持其新鲜和营养。

为了增加食品的甜度,各种甜味剂被广泛使用。天然甜味剂如甜菊糖和甘草甜素,人工甜味剂则包括阿斯巴甜、糖精等。还有一些半天然的转化甜味剂,如山梨糖醇和麦芽糖醇等,这些都能有效提升食品的甜味。

乳化剂在食品生产中同样至关重要。它们帮助稳定乳液,防止脂肪和水分的分离,改善食品的质感。常见的乳化剂有甘油单月桂酸酯、山梨糖醇酯等,这些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烘焙食品、冰淇淋、巧克力等产品中。

食用酸作为酸度调节剂,在调整食品酸碱度、增强风味及作为防腐剂方面发挥作用。常见的食用酸包括醋、柠檬酸、酒石酸等,它们不仅提升食品的口感,还具有一定的防腐和抗氧化作用。

食物颜色的提升也离不开各种食用色素的帮助。天然色素如红曲米、辣椒红素、核黄素等常用于增加食品的颜色。类胡萝卜素、叶绿素、花色苷等植物色素在食品着色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增味剂用于在不增加自身风味的情况下提升其他食品的风味。例如,谷氨酸钠(味精)作为半天然增味剂,广泛应用于加工食品中,尤其是汤、酱汁和香肠中,以增强食品的口感。尽管盐并不被归类为食品添加剂,但它依然是使用最广泛的增味剂之一。

发泡剂是表面活性剂的一种,它们通过保持食品中的气体均匀分散来增加泡沫的稳定性。天然发泡剂如小苏打在碳酸饮料、啤酒中常见,而塔塔粉则用于改善蛋白质的泡沫稳定性。

防腐剂则被用于防止食品中微生物的繁殖,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常见的防腐剂包括亚硝酸钠、己二烯酸钾等,它们在即食食品如便当、面包等中得到广泛应用。

增稠剂通过增加食品的粘度来改善质地,常用于奶类、酱汁、甜品等。增稠剂如海藻酸钠、卡德兰胶、羧甲基纤维素等,能够有效地提高食品的稠度和稳定性。

上光剂用于改善食品的外观,维持光泽或制作保护涂层。常见的上光剂包括蜡类物质,如硬脂酸、蜂蜡等,它们主要用于巧克力、糕点等食品中。

胶凝剂用于改变食品的质地,通过在液体中形成凝胶来增加粘度。典型的胶凝剂如琼脂、明胶、果胶等,它们广泛应用于各种甜点和糖果中。

膨松剂通过释放气体增加食物体积,使面团更松软、酥脆。常见的膨松剂有发酵粉、小苏打等,它们能够帮助面团在烘焙过程中膨胀。

食品填充剂用于增加食品的体积而不影响其口味和功能性。常用的填充剂如瓜耳胶、淀粉等,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低卡路里食品、代餐食品中。

人造香料则是模仿自然香味的化学物质。它们可以模拟各种口味,从云尼拿香草味到各种水果味。在食品成分标签上,通常可以找到标有“人造香料”的产品信息。

食品添加剂有哪些_12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除此之外,食品加工过程中还涉及到其他多种添加剂,包括发色剂(如亚硝酸盐)、保水剂(如复合磷酸盐)、增白剂(如过氧化苯甲酰)、消泡剂、抗结剂、酶制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