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多少秒 一小时等于多少分多少秒


时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然而你知道吗?在2017年1月1日的中国,有一分钟竟然存在61秒。这是怎么回事呢?在深入了解时间的本质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厘清“秒”这个概念。

在科学的世界里,“秒”被定义为最小的时间单位,然而测量秒的方式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系统——“世界时”和“原子时”。这两种系统对秒的定义各不相同,因此导致了它们在时间长度上的微妙差异。

世界时是基于地球自转的天文观测。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位于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有一只大钟持续运行,它显示的时间便是“世界时”。这一天的时间被分为86400个部分,每一个部分便是我们所说的“天文秒”。

而原子时则是根据原子振荡的周期来计算的。1955年,全球第一台铯原子钟问世,科学家们在一个“天文秒”的时间里,观察到铯原子的133同位素振动了次,这就是“原子秒”的定义。借助这种测量方式,时间的计量变得更加准确,不再依赖于天体的运行。

尽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是“世界时”,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们逐渐意识到,地球自转并非均匀不变,这使得每一天的长度实际上存在微小的波动。基于天文观察的“天文秒”会出现细微的变化。相比之下,原子时的精确度要高得多,每天的快慢差距仅为千万分之一秒。

既然原子时如此精准,为什么不直接采用呢?原因在于人们早已习惯了“日居正中”这一标准,以12点作为正午。如果改用原子时,科学家警告说,由于地球自转速度在减缓,数千年后中午的时间将会偏移到大约下午1点。

面对这一挑战,1971年,“协调世界时”应运而生。这种时间系统不仅兼顾了世界时和原子时的优点,更是解决了长久以来的困扰。从1972年1月1日0时起,协调世界时的秒与原子时的秒完全一致。当协调世界时与世界时的差距达到0.9秒时,位于法国巴黎的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会向全球发布公告,调整协调世界时,以补偿这段时间的差异。这种调整被称为“闰秒”,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有时会“多一秒”或“少一秒”。

例如,2016年最后一天的闰秒就引起了广泛关注。由于涉及到时差,这次调整在中国的具体实施时间是2017年1月1日7时59分59秒之后,紧接着增加了一秒,变成了7时59分60秒。许多人因为这一秒钟的变化而未能察觉其存在。

参考资料:

趣味链接

闰秒

自1972年至2019年,全球共进行了27次闰秒调整。这些调整有两个显著特点:每次都是增加1秒,并且迄今尚未出现减少1秒的情况;而且,闰秒的出现并不规律,可能在一年中发生多次,也可能连续多年不出现调整。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间的流逝如白驹过隙,然而科学赋予了时间以新的含义。尽管“秒”在我们的日常中似乎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但其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科学原理与人类智慧的结晶。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的调整,让我们的时间变得更加准确,也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这个充满魅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