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加的鱼是什么意思_伏特加标志一条鱼


随着各种游戏的风靡,许多网络热词应运而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网络文化。这些词汇不仅有趣,还蕴含着丰富的含义,比如“欧皇”和“非酋”,分别代表了不同运气的玩家群体。

伏尔加的鱼是什么意思_伏特加标志一条鱼

在游戏界,“欧皇”是指那些运气极佳的玩家,通常被称作“欧洲的皇帝”。与之相对的“非酋”,即“非洲酋长”,则指那些屡屡遭遇失败的玩家。如今,“欧”不仅代表着好运,还衍生出了“吸欧气”、“太欧了”等词汇。

 

尽管运气好的玩家屈指可数,许多非酋们通过各种方式抵制欧皇。在这场看似幽默的争斗中,一种动物无意间被卷入其中,那就是“欧鳇”。

伏尔加的鱼是什么意思_伏特加标志一条鱼

早在多年前,奥地利纪录片《追逐阳光的生灵》中就提到过欧鳇。这部片子中有一句“欧鳇寿命极长”,非酋们则借此调侃说“欧鳇寿命极短”。作为回应,欧皇们也不甘示弱,反击说“欧鳇寿命极长,非鳅寿命极短”。

那么,这种自然界中的欧鳇究竟是什么样的动物呢?

伏尔加的鱼是什么意思_伏特加标志一条鱼

欧鳇,全名欧洲鳇,是全球仅存的两种鳇鱼之一,另一种为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达氏鳇。

伏尔加的鱼是什么意思_伏特加标志一条鱼

鳇鱼隶属于鲟形目,这是一个已有两亿年历史的古老鱼类群体。目前该目下仅存两科二十多种,广泛分布在北半球。大部分鳇鱼都是洄游性鱼类,能在淡水和海水中生活。近期被宣布灭绝的白鲟正是鲟形目中的一员,媒体上也有很多人用美国匙吻鲟的图片来缅怀白鲟的消失。

而欧洲鳇和达氏鳇则同属于鲟形目-鲟科-鳇属。

伏尔加的鱼是什么意思_伏特加标志一条鱼

欧洲鳇也被称为黑海鳇或欧洲鲟,主要栖息在里海、黑海、亚速海以及它们相连的河流中,属于溯河洄游性鱼类。

提及欧洲鳇,必须谈到它的“黑色黄金”——鱼子酱。虽然很多鱼类的鱼卵可以用来制作鱼子酱,但最珍贵的鱼子酱来自三种鲟鳇鱼:欧洲鳇、俄罗斯鲟和闪光鲟。这三种鱼主要分布在里海,因而俄罗斯和伊朗出产的鱼子酱被认为是品质最佳的。如今,欧洲鳇已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为极危物种,野生个体数量非常有限。

鱼子酱的价值与鲟鱼的年龄密切相关,《亿万富翁们的饕餮盛宴》中提到,一罐1.8公斤的欧洲鳇鱼子酱售价高达21万人民币,其原材料来自里海中近百岁的欧洲鳇。

鲟形目鱼类的发育速度非常缓慢,性成熟所需时间较长。以达氏鳇为例,雌性性成熟需要8-10年,雄性则需要3-5年。而欧洲鳇的雌性则需要14-20年,体重达到50公斤时才能性成熟,雄性则需10-16年。相比之下,大西洋鲟的雌性性成熟更是长达24-28年。这也正是鲟鳇鱼子酱价格昂贵的重要原因。

成年欧洲鳇体型庞大,雌性平均全长可达255厘米,雄性则为206厘米。

历史上最大的个体记录来自1827年的伏尔加河-里海流域,长达7.2米,体重存在多个说法,但一般认为是1524公斤。这些数据虽被广泛引用,但由于年代久远,真实性尚无定论。

1922年,捕获到一条重1220公斤的雌性欧洲鳇,1924年在俄罗斯的季哈亚索斯纳河又捕获了一条重1227公斤的个体,鱼子酱重达245公斤,成为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最有价值的鱼。乌拉尔河口和阿塞拜疆也捕获过多条体重超过1000公斤的欧洲鳇。

按照生长曲线推测,欧洲鳇极限个体可能超过6米,体重超1.3吨,是淡水鱼中的巨无霸。它性格凶猛,食性极强,甚至会捕食里海的海豹,成为食物链的顶端掠食者。欧洲鳇名副其实地被称为“淡水鱼之王”。

或许会有人疑惑:既然欧洲鳇能够在海水中生活,为何仍被视为淡水鱼?

广义上讲,淡水鱼是指生活在盐分含量不超过0.3%的水域中的鱼类,而狭义上则是指在淡水中度过部分或整个生命周期的鱼类。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鲟形目都被归为淡水鱼。

在鲟形目中,欧洲鳇作为洄游性鱼类,展现出了与其他淡水鱼类截然不同的特征。

除了欧洲鳇,鲟形目中还有很多大型鱼类。例如,达氏鳇最大可达5.6米,体重1140公斤;高首鲟则可达6.1米,重达800公斤以上。尽管存在争议,白鲟被记录的最大长度为7米,体重908公斤;中华鲟最大可达4米,重400至560公斤;而尖吻鲟也能长到4.3米,重368公斤。

关于“水怪”的传说,喀纳斯湖中的“巨型哲罗鲑”被认为长达15米,但实际上,哲罗鲑的最大纪录仅为2.1米,重105公斤。喀纳斯湖中的哲罗鲑也不及东北的个体。

欧洲鳇不仅以其长寿著称,更因其庞大的体型和高价值的鱼子酱,成为了淡水鱼中的佼佼者,令人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