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_为庆祝中秋佳节来临之际
随着新春佳节的临近,广州的社工们积极响应社区的需求,通过“新春送温暖”活动,为困难群众送去关怀与温暖。他们在街头巷尾忙碌着,陪伴社区里的每一个人,共同迎接这个温馨的节日。
自入冬以来,广州市民政局指导下,广州市社会工作行业党委与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联合发起了“红棉守护冬日暖阳行动”。此举旨在动员176个“双百工程”社工站的工作人员,充分发挥社工与慈善、志愿服务相结合的优势,帮助特殊群体渡过寒潮。在寒冷的冬季,他们派发棉被、大衣、大米等生活必需品。社工在春节期间开通了24小时的“红棉守护”热线,为独居老人、困境儿童及残障人士等提供动态跟踪服务,确保生活困难的家庭能感受到节日的温暖。社工站还临时开放为庇护场所,给予有需要的人们必要的支持和关爱。
新年新衣,温暖人心
广州的传统习俗中,“过新年穿新衣”是人们的期盼。在光塔街,社工与社区的孤寡老人甄伯之间,早已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86岁的甄伯独居,社工在家访中发现他的棉衣破损严重,立即送上了羽绒服和厚袜子等御寒物品。社工们还精心准备了新春礼包和爱心餐,令甄伯倍感温暖。他穿上新衣,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的笑容:“我有新衣服过年啦!”甄伯把关心自己、默默守护他的社工和社区干部视为“社区里的贴心人”。
同样在黄埔街,独居的胡叔因肢体残疾而行动不便,大部分时间只能依靠轮椅出行。社工上门为他进行家庭清洁,让他能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迎接新年。胡叔感激不已,言语中满是对社工的认可和感谢。
九佛街的陈婆婆则是另一位受益者。作为一位低保残障人士,独自生活的她常常感到孤独。新春之际,社工与企业志愿者为她送去生活物资,包括麦片、食用油和手套等,还为她在家门口贴上了新春福字。陈婆婆感慨道:“社工的关心让我觉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天寒时他们总是第一时间送来衣物和关怀。”
倾听与陪伴,让长者们感受温暖
在京溪街,孤寡老人刘奶奶的春节显得格外热闹。几年前,她孤身来到广州,热爱唱山歌的她在年轻时便与老伴结缘。失去老伴后,她的生活逐渐孤独。今年春节前夕,社工与社区亲子志愿者一起上门探望,陪她共度团年午餐,令她感受到久违的温暖与关怀。刘奶奶满脸笑容地说:“有你们在,我这个年一点也不孤独!”
据悉,京溪街的社工服务站与辖区单位联合开展了“迎新春,送关怀”的入户探访活动,覆盖了326户困难家庭,为低保家庭、孤寡老人、残疾人和困境儿童送上了新春祝福,确保对特殊群体的关怀无微不至。
在新塘镇,一场名为《五社联动聚合力,社工服务护耆安》的情景剧在西洲小学上演,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故事以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一位高龄独居低保长者突发意外后,社工与社区各方联手救助的感人经历,展现了广州社工在日常生活中为困难群体提供的支持与关爱。
2023年度,全市社工站共帮助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圆梦微心愿19746个,成功协助7552个家庭申请社会救助和保障服务,受益人次达到16407。广州社工还积极介入社区的各类问题,处理了793个公共事务,服务受益对象超过33万人。通过募集善款和物资,社工们为超5.47万人提供了救助与关怀。
这个春节,社工们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温暖,让每一位社区成员都能感受到节日的幸福。通过他们的努力,广州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新春的温暖与希望。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社工们继续秉持着服务与关爱的信念,为社区里的每一个人送去祝福,创造了一个更加温馨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