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早是谁提出来的_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典故


郑谷当年居住在袁州,某日,齐己带着自己的诗作前来拜访他。其间,他献上了一首题为《早梅》的诗,诗句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看后,轻笑着说道:“‘数枝’并未能突出早梅的意境,不如改成‘一枝’会更显得出色。”齐己听后,脸上露出惊愕之色,不禁恭敬地提起三衣,跪地行礼,表达由衷的感激与敬仰。自那时起,士林中的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字师”,尊敬他为启发诗思的导师。

郑谷,字守愚,生于江西宜春的袁州,约在公元851年左右出生,死于910年左右。他是唐朝末期的杰出诗人,官至都官郎中,世人称其为“郑都官”。他的诗作以清新淡雅、写景咏物见长,抒发了士大夫的闲适与风雅,然而其诗风有时过于简易,略显平淡。他的名作《鹧鸪诗》尤为人称道,因此也有“郑鹧鸪”之称。郑谷与许棠、张乔等人往来甚密,时人共称其为“芳林十哲”之一。虽其诗集已散佚,但一些作品仍存于《云台编》中。

齐己作为一位诗僧,虽在文学上有一定建树,但对于自己的诗作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尊敬。正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无论身份高低,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齐己能从郑谷那里汲取,正体现了他虚心向学的精神。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