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是情人节吗_七夕情人节


七夕节马上就到了。

这个时候,常常得提醒大家一件事:

七夕,并不是情人节。

即使有牛郎织女的传说,也跟浪漫爱情无关。

那七夕究竟是什么呢?

不妨先读一首唐代诗歌。

这首诗名叫《乞巧》。

诗中提到“穿红丝,對月穿针”,这正是七夕节的独特习俗。你看,这一天的活动,并不是单纯地谈情说爱,而是一场与巧艺有关的庆典。

七夕其实是——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千家万户穿针引线。

在这一天,少女们在月光下穿针引线,不仅是在比眼力,更是在展示手艺。

这跟恋爱有什么关系呢?完全没有啊!

那么,为什么牛郎织女成了七夕的主角?

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的“劳动模范”!这段神话故事传达的是忠贞和勤劳的精神,而不是恋爱中的甜蜜蜜。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那古代就没有情人节吗?

其实是有的,传统节日中就有一个被称为“上巳节”的节日,它就相当于我们现代的情人节。

上巳节是在春天举行,那时百花盛开,万物复苏,就连小动物都知道该做些什么。

而七月七这天,正值立秋,气候开始转凉,不太适合用来庆祝浪漫吧?

那我们不妨再看看其他古代节日的安排:

一月一,即元旦,现如今我们称它为春节。

三月三,是上巳节,也正是古代的情人节。

五月五,端午节。

七月七,乞巧节。

九月九,重阳节。

通过这些节日安排可以看出,七夕主要是用来祈求巧艺、许愿的,并不是单纯的恋爱节日。

这个观点我反复说过很多次,已经有点像“祥林嫂”了。这个事实不容忽视。

七夕夜,不妨展示一下自己的手艺,做些既美观又美味的东西。如果真想送上祝福,那不妨说:

祝你心灵手巧!

你也可以继续沉浸在古代诗词的世界里。比如这首唐诗,虽然有人说它是王建所作,但我们无须过于纠结作者是谁。重要的是,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宫女在七夕夜的孤独与秋思。

其中提到“天阶”就是指宫殿里的石阶,而她在七夕之夜,抬头望着远处的牛郎织女星。诗中的“坐看”,可以理解为她是坐着欣赏那美丽的夜空,显然是在这寂静的夜晚,她难以入眠。

七夕时节,正是初秋,虽然夜晚渐凉,但温度还未完全降下来。诗中的“夜色凉如水”,透露出深夜的寒冷气息,而她之所以无法入睡,是因为内心的孤寂与压抑。

在古代的宫女生活中,实际是非常孤独与压抑的。她们的生活完全没有自由,甚至难以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形同被在一个奢华的监狱里。在那样的环境下,青春与爱情的渴望早已被深深压抑,许多宫女的内心可能早已变得冷漠与孤单。

于是,她们只能像诗中所写,轻挥罗扇,独自追逐萤火虫。或者,抬头望着远方的牛郎织女星,找寻那份遥不可及的慰藉。

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也显得冷清。诗中的“冷画屏”并非画屏本身寒冷,而是照射下,连画屏也显得冷清无情,正好映宫女内心的冰冷。

这些细节无一不在暗示她内心的空虚与寂寞。

尽管这首诗表达了宫女的孤独情感,但它的情调并不沉重。如果我们将“天阶”改为“庭阶”,这首诗就能呈现出另一种感受——

在七夕的夜晚,或许有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拿着轻罗小扇,兴奋地追逐萤火虫。直到夜色渐凉,她依然不愿睡去,傻乎乎地坐在台阶上,看着天上的牵牛织女星,心里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看,诗歌有时真是千变万化,表达的情感也有许多层次。它们像一个谜,随着每个人不同的心境,能解读出截然不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