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之父是谁_计算机的应用范围


艾伦·图灵——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

艾伦·麦席森·图灵(1912-1954)的纪念碑上刻有“计算机科学之父;数学家、逻辑学家;战时密码破译者;偏见的”。这句话总结了图灵的伟大贡献和令人惋惜的命运。

在1936年至1938年间,年仅24岁的图灵以三篇论文构建了现代计算机的数学基础。在《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中,他首次提出了“图灵机”的概念。这台机器由纸带、读写头、存储器以及特殊的“停机状态”组成,它的逻辑动作可以由程序控制。图灵证明这台机器能模拟人类进行任何可计算的数算。此构想为现代计算机的逻辑操作奠定了基石,而他提出的“算法”和“计算机”两个核心概念至今仍是我们所依赖的。

二战期间,图灵借助“”这一代号设计的超级计算机通过穷举法了德国的Enigma密码机。其中最大的“巨人”计算机由1600个真空管组成,具备每秒5000次浮点运算能力,每小时可破译11条德军加密电文,使盟军得以掌握德军动态。历史学家认为,这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1950年,在《计算机械与人工智能》中,图灵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图灵测试”。他设想一个人与计算机在密封的房间内通过键盘文字交流,目的是让外界的观察者无法分辨谁是真正的人。若计算机能成功欺骗观察者,即被认为具有智能。图灵预测到2000年将有30%的人无法分辨的人工智能,而今每年的图灵测试赛仍在持续进行。

图灵机是全能计算器

已知图灵机可处理一切可计算的问题,而图灵完备性指编程语言、逻辑系统或装置在理论上可解决任何可计算问题,但也可能会陷入死循环。相反,图灵不完备则禁止或限制循环的存在,以确保程序不会陷入死循环。比特币的脚本系统属于图灵不完备,而某些Token的智能合约系统则是图灵完备的。两者各有优势,前者更注重安全性,后者则更侧重于智能化。

这位天才的命运却是一出悲剧。1952年,因短暂关系的曝光而触犯当时的法律,化学处罚。1954年,年仅41岁的图灵因涂有剧毒的苹果身亡。他卓越的思想光芒就此熄灭。直到2013年,这一名才被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赦免。而2021年的新版50英镑上将印上图灵的肖像和他的名言:“这不过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一个预示,也仅仅是一个投影。”

为纪念他对计算机科学的贡献,1966年计算机协会设立了以图灵命名的奖项——“图灵奖”,此奖项被誉为计算机界的奖。每年只颁发给对计算机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计算机科学家一人,足见其尊荣和重要性。

如您对图灵的生平感兴趣,可观看纪录片《图灵传》或电影《模仿游戏》(豆瓣评分8.7),以深入了解这位伟大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