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的多音字组词_粘什么情况下读nian
近日,我收到了来自河南的老乡大姐赠送的特别礼物——两袋“粘转”。
初次见此物,我颇感陌生,甚至有些许的害怕。它的外观酷似蔬菜上的大青虫,让我一时之间竟未能勇气双手接下。大姐热情地告诉我,这叫做“nianzhuan”,是河南特有的时令美食。她解释说,这是将刚成熟的青小麦脱壳后煮熟,再放到石碾子上碾压而成,全然是纯手工制作。
当我小心翼翼地接过袋子,打开保鲜袋的一刹那,一股浓郁的麦香扑鼻而来。经过仔细辨音与思考,我猜想她的“nianzhuan”或许就是“粘转”二字。后来细想,或许称之为“碾馔”更为生动贴切,也更加文雅。
经过一番网络查询,我了解到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都有在端午节前小麦即将成熟时制作这种“碾馔”的习俗。这碾馔是熟食,既可当作主食,又可凉拌或热炒。我们尝试用豆芽、韭菜、鸡蛋炒制,其味道非常美味。
我也有了新的创意。想着用它做汤如何呢?于是,我尝试着炝锅加蔬菜进行烹煮。但出乎预料的是,碾馔下入汤中后很快散开,犹如未成功的北方疙瘩汤,只余粘稠的面汤,不见面疙瘩。
当地人曾言:“五月端午吃新面。”吃碾馔的时节很短,大约只有短短的20天左右。河南的冬小麦已是一片金黄,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
除了碾馔,大姐还送了我们几只用当地竹笋外皮包裹的粽子。那股清新的竹叶香让人心旷神怡。在这异乡之地,这种不期而遇的美好让我倍感温暖。这份温暖也使我想念起了远在2000多公里外的东北老家。
热心的友人还发来了他吃过的碾馔照片,颜色呈黄绿。与我拍摄的翠绿碾馔照片相比,似乎我的照片中的绿色显得有些过于浓烈和不真实。但这些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品尝过这份美味,也学会了如何甄别和识别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