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几点几分几秒_标准时钟


关于我国古代的时间划分——十二时辰与五更,各位有多少了解呢?

早上好,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古代时间制度的知识。如果有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并给予指导。

在现代,我们习惯于24小时制来计算时间,但古代的人们没有手机和手表,他们是如何掌握时间的呢?

在西周时期,人们根据太阳的方位变化,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到了唐宋时期,人们又将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两部分,从而形成了我们现在熟知的24小时制。

虽然我的手写字体水平有限,图片调整也遇到困难,但希望大家能从中感受到古代时间制度的魅力。

说到十二时辰,再来聊聊五更制度。在没有精确刻漏、手机和手表的古代,普通百姓是如何分辨时间的呢?

在夜间,人们将时间分为黄昏、人定、夜半、鸡鸣、平旦五个时段,这就是五更制度的由来。古代没有现代科技产品,晚上便依靠人为打更来计时。大家可能在古装电视剧中见过走街串巷的打更人。

打更人根据的刻漏观察时间,每个时辰打一次更,共五更。每一更又分为五点,通俗地说,就是将一夜分为五等分,每更大约两小时。具体来看,一更大约是现在的19-21点;二更则是21-2;三更是大家常说的半夜三更,大约是2至次日凌晨1点;四更和五更则分别对应凌晨的1-和3-5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