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幼儿园活动_清明节手工粘贴画


课程类型 综合艺术教育课程

课时长度 整一个课时,约90分钟

所需材料 素描纸、记号笔、刮画纸

课程设计理念

清明节是个蕴含丰富传统文化的节日,主要表现在对先祖的敬仰以及春天郊游亲近自然两个方面。自古以来,就有清明踏青的传统,这不仅是扫墓的后续活动,也是一次与大自然亲近、放松身心的机会。本课程以清明节踏青习俗为绘画主题,鼓励学生们通过富有创新和想象力的方式表达这一传统。

情景再现

清明节,春意盎然,是踏青的好时节。人们走出家门,欣赏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踏青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步行、骑行,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自驾游也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踏青方式。在画面中,我们可以通过小狮子的视角,展现它驾驶着酷酷的敞篷车,探索更广阔的自然美景的场景。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色彩运用在绘画中,应运用丰富的色彩对画面进行搭配,营造欢乐的氛围。无论是骑马、步行、自行车、汽车还是观光车,都可以成为画面的主体。在画面上,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充满想象力的动物等。通过明亮鲜艳的色彩搭配,使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2. 剪贴与刮画的结合将画好的主体剪下来贴在刮画纸上,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刮画纸上进行一定的装饰元素的刮画,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增加绘画的趣味性,也能提高绘画的表现力。

参考教学步骤

首先准备一张素描纸。

在纸上绘制出汽车和狮子的外形。

使用水彩笔对画面进行涂色,注意色彩的对比和深浅变化。

将画好的狮子剪下来,粘贴在彩色的刮画纸上。

使用竹签在画面中添加背景图案,丰富画面的视觉效果。

课后评价标准

1. 在画面的色彩上,评价谁的画面色彩丰富且鲜艳,更具童趣。

2. 在画面的内容上,评价谁的作品传达出一定的故事性,造型生动且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