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为什么不能送人_天然琥珀图片


消费者警惕:海外万元“琥珀”竟是塑料

生活报5月4日报道,“原本打算送人的‘琥珀饰品’竟全是假的。”近日,冰城市民王女士向媒体反映,她在国外花费万元购买的3件“琥珀饰品”经过珠宝检测部门的检测,结果令人——这些饰品竟全部为塑料制品。

据王女士透露,她在国外旅游时,因当地盛产琥珀,便花费了1.2万元购买了3件饰品。回到哈尔滨后,她听从朋友的建议,决定先到珠宝检测部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让她大失所望——这些看似珍贵的饰品竟是塑料所制。

记者调查发现,在哈尔滨市,类似王女士的遭遇并不鲜见。近期,金银珠宝检验部房大民透露,自年初至今,已有数百件市民送检的琥珀中近五成被鉴定为假货。这些假货多来自外地或国外旅游时购买的商品。

在珠宝玉器店中,琥珀及其制品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琥珀市场的升温,仿制品也大量涌现。店主表示,一些高度逼真的仿制品甚至让行家也难以分辨。

据房大民介绍,目前市面上的琥珀仿制品主要分为三种:塑料仿制品尤为常见;以柯巴树脂、硬化处理过的现代树脂冒充的琥珀;以及采用熔融法再造的“二代琥珀”。这些仿制品只有通过专业的仪器检测才能甄别真伪。

专家提醒消费者,购买琥珀时应选择正规珠宝玉器店,并要求商家提供检测。对于感觉有问题的琥珀,最好送至专业机构进行检测。在境外购买中高档珠宝时,应避开不正规的旅游纪念品商店或市场。消费者还应注意上需明确标注宝石名称、级别以及是否经过人工处理等信息。

在鉴别琥珀真伪方面,专家表示一些流行的方法并不靠谱。例如“火烧闻味法”容易因琥珀表面的镀膜导致误判;“浸盐水法”也无法准确区分天然与仿制琥珀;“看颜色法”对于不懂行的人来说更是难以适用。消费者在购买和鉴别琥珀时应格外小心。

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珠宝时务必谨慎选择、理性消费,切勿因贪图便宜而上当受骗。对于疑似有问题的珠宝首饰,应及时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进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