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中晚泊犊头翻译_淮中晚泊犊头译文及注释


淮中晚泊犊头

——宋·苏舜钦 述译

春日暮色映草色,幽花隐现树梢头。

孤舟夜泊古祠下,风雨满川观潮涌。

译文阐述:

春日里,阴云密布下的原野上,青草茂盛,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偶尔,一株野花在树梢间闪现,为这宁静的景色增添了一抹亮色。

夜幕降临,一叶孤舟停泊在古庙旁。面对满河的风雨,我观潮,看那潮水渐渐上涨。

注释详解:

淮河:的一条主要河流。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今江苏淮阴县境内有犊头镇。

春阴:春天的阴云笼罩原野。

幽花:指生长在幽暗角落中的花。

古祠:指古老的祠堂或。

满川:即满河之意。

赏析体会:

这首诗以“晚泊犊头”为题,首句描绘了春天阴云笼罩下的青青草色和偶尔闪现的耀眼野花,富有象征意义。后两句则通过在古祠下看涨潮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的风云变幻时,保持的镇定自若、处变不惊的心态。全诗色彩明暗对比强烈,动静结合,情感深沉而含蓄。

诗中所见之景,如春云布满天空、灰蒙的草色、幽暗中的野花等,仿佛在诉说着远行旅人的心情。而“时有幽花一树明”更是点睛之笔,展现了诗人在行船中不时见到的生动景象。

夜晚的风雨和潮涌则象征着的波折和挑战。诗人选择在一座古庙中停泊,稳坐观潮,任凭外面的风雨春潮翻涌,内心却保持着从容和超然物外的心境。这种动中观静、静中观动的艺术构思,展示了诗人的悠闲、从容和超然物外的心境与风度。

创作背景介绍:

此诗作于公元1044年(宋仁宗庆历四年),当时苏舜钦因不合被削职为民。他在从水路南行的途中,泊舟于淮河上的犊头镇时所写。途中的所见所感,成为了他抒发内心情感的载体。

苏舜钦(1008—1048)是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作以豪放洒脱、情感真挚而著称。他虽历经仕途坎坷,但他的诗作却流传千古,成为北宋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