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鹦鹉怎么养才听话_鹦鹉最恨5种人


迷人的牡丹鹦鹉

牡丹鹦鹉,其美丽与温顺并存,饲养起来也相当简单,因此深受众多饲养者的喜爱。今天,让我们一同探讨关于牡丹鹦鹉的饲养与管理知识。

为了确保牡丹鹦鹉的健康成长,建议使用铁笼进行圈养,而非竹笼或木笼。因为竹、木等材质的笼子很容易被牡丹鹦鹉损坏,导致鸟儿逃逸。为了给予鹦鹉充足的活动空间,养笼子的空间应尽量大一些。若是需要繁殖,那么应选择专门的繁殖鹦鹉笼,同样也是金属材质,其大小至少应为65cm×60cm×50cm。巢箱则建议使用两层木质结构,箱口大小约5cm见方。巢箱可挂在鸟笼外或内,若挂在笼外需笼壁,便于鹦鹉出入,并防止挂伤或鸟儿逃笼。

在巢箱内,应铺上干燥清洁的锯木屑,这样有利于鸟儿的产蛋和孵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孵化用的巢箱必须稳固,不能有晃动,以确保亲鸟的安心感。

在选择繁殖的亲鸟时,需注意其健康状况、体型以及运动灵活性,不能有腿爪残疾。配对的亲鸟应体型相当或雄鸟略大于雌鸟。配对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先区分雌雄,然后将它们成对放入繁殖笼内,观察几天确认配对成功。若一周内无法成功配对,则需及时调换重新尝试。

第二种方法是将多只成年公母鸟同笼饲养,待其自由配对后,再将特定对捉出放入繁殖笼内进行繁殖。

当亲鸟成功配对并开始繁殖时,提供一些巢材如干草、纸条、布条、麻丝、竹丝等,有助于繁殖过程。孵化期大约十八天左右,出壳后的雏鸟需约四十天离巢。离巢后的幼鸟还需亲鸟喂养两周左右才能独立生活。为促进幼鸟快速独立,应及时将离巢的幼鸟分窝,只留一只亲鸟带饲,这样有助于另一只亲鸟体质的快速恢复,为下一个繁殖周期做好准备。

经过大约六个月的成长,幼鸟将进入成鸟期,此时可挑选适合的成鸟作为繁殖配对。一般一对成鸟的繁殖高峰期可维持四年左右,一旦过了这个时期,其繁殖能力和质量将大大降低,便不再具有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