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距大好还是小好_一张图看懂像距和焦距


在摄影的领域中,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那就是“焦距”。今天,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一下这个摄影学中的关键概念。

1. 焦距的概述

让我们来谈谈焦距的度量单位——毫米(mm)。在镜头上,焦距通常以这个单位进行标注。

每当我们看到镜头上的焦距标识,如50mm、24-70mm等,这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镜头的重要参数。

如果镜头上只标有一个数字,比如50mm,这意味着它是定焦镜头,即焦距固定,只能在特定距离下拍摄。

相反,如果标有两个数字,如24-70mm,那么这是变焦镜头,其焦距可以在指定的范围内调整。

2. 焦距的差异与影响

焦距的大小对拍摄的画面有着显著的影响。

焦距较小的时候,我们的视角会更开阔,能够捕捉到更宽广的画面和更多的景物。这也可能导致景物在画面中显得较小。

相反,当焦距较大时,我们的视角会变窄,画面中的景物会减少,但被拍摄的景物在画面中会显得更为突出和显著。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种情况,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图示。

在第一个图中,随着焦距的减小,画面的视野逐渐扩大,能够捕捉到的画面也越来越多。而在第二个图中,随着焦距的增大,画面的视野逐渐缩小,但被拍摄的景物更加突出。

3. 不同焦距镜头的应用场景

不同的焦距镜头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

超广角镜头通常用于拍摄广阔的风景和建筑。其焦距通常小于24mm,为摄影师提供了极大的创作空间。

常见的定焦镜头如35mm、50mm和85mm等,常被用于人文、人像等题材的拍摄。

普通变焦镜头的焦距范围从24mm到120mm不等,是日常拍摄中非常实用的选择。

微距镜头特别适合拍摄细微的物体,如昆虫、花卉等。100mm左右的焦距是其常见规格。

长焦镜头如200mm、300mm等,特别适合人像、运动等题材的拍摄。其强大的虚化效果让主体更加突出。

超长焦镜头则是用于拍摄远距离的物体,如野生动物或月亮等。其焦距通常在300mm以上。